拖延症患者你伤不起

虽然把棘手的事情先抛到脑后,过一会儿回过头来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给自己的拖延找个正当的理由,因为真实的情况是,那些“让灵感飞一会儿”的高效率人士,并不会在这个空档无所事事或者死命地刷微博煲电话粥,其本质是调整了每件事的先后顺序而已。

作为曾经的重度拖延症患者,现在能这么奋笔疾书地写下这些批判自我的语句,并不是单纯地再一次自我检讨,而是:很荣幸,我终于走向“康复”了。如同每一个让自己困惑的问题一样,从最初的无法自治,到后来渐渐明白,再后来着手改善,最后痛定思痛洗心革面,期间查阅了无数资料,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给自己开“药方”,失望过、崩溃过,终于悬崖勒马及时回到了光明大道。我现在完全可以保证,写完这篇文章需要花费50分钟——不是估计,是准确的计算。

在读过的诸多书目中,我着重推荐“病友”们阅读《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所以,如果你已做好成为一名战士的准备,那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拖延地把这本书看一下。而我的这篇文章将作为引子,给你指明一个概要与方向。

首先,确定你的目标。不是那种:我要在今年背完GRE单词,而是:接下来的天我要完成三个LIST。

然后,细化你的目标。比如:早晨起床后一小时内,我要完成LIST 1。同时,写下你需要的工具,比如:我得准备一张白纸来随手默写,以及一个时钟来提醒时间。

最后,开始迈向目标。在计划的时间里做计划好的事。

你一定会觉得我在忽悠你——有哪件事不是这三个步骤呢?太笼统了。但实际情况就是,我们会因为它的普通而以为它不重要,或者,因为我们有失败的经验,而对重新试一次感到厌倦,当你拒绝上面这三个步骤而不付诸行动时,你已经在拖延了。于是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今天起床太迟了,中午再补上背单词的一小时吧。结果就是一天结束了,计划的3个LIST仍未完成。拖延的心理本质上涉及到非常多非常多的因素,它甚至可能是你曾经遭受的失败创伤所带来的副作用——“我不可能成功,我搞砸了很多事,重新开始一定还是原样”;它或者是你自以为是的结果——“我不想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其他人,他们一定没有我做得好,等我有空再做,早晚会做完的。”;它或者是你总是充当老好人的结果——“我不能拒绝别人,我答应了A今天上午陪她逛商场,现在背单词来不及了,我得赶紧去车站。”;它或者是你完美主义心思作祟的恶循环——“B还没有回来,我必须等他来给我项目标准我才能着手做我这部分事。”……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在你的计划内找到一个良好的时间空隙来安放,你可以把时间继续细分下去,在你哀怨失败的时候,用十分钟背五个单词,提升一下自信;权衡一下事情的重要性,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更紧急的事,所以这个任务必须分配给别人,必须信任别人;给事件留一些余地,既然要赶去车站,那就先背半个LIST好了,总比没有背要好;B没有回来没关系,我先准备其他的资料,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别给自己等待的理由。

我曾常在写不出文章的时候,跑去微博发一些带有情绪化的文字,似乎这样可以减少我的焦虑。而它的结果就是我非但没有把文章写出来,还让我在微博的朋友们觉得我情绪波动太大甚至可能打扰到了他们。后来我坚决克制了此类冲动,而把这个行为替换成了“写”——即使文思不如泉涌,也不要停止动手去写。同时我采用“番茄工作法”让自己养成了25分钟为一单位的写作间隔,久而久之身体有了条件反射,只要下定决心开始25分钟的写作,身体与大脑便进入了这个状态。

事实证明,我们在拖延A事件时,很少会想到先去做一下同样重要的B事件,而是把时间都拿来做琐碎的、无聊的事:耗在网络商店选了一大堆杂物,泡在论坛里看一些无营养的帖子等等。因为与A同样重要的B事件也必定会让我们不断拖延。而真正高效做事的人,如本文开头的描述,是懂得调整办事顺序而不是忽视事情重要性的人。

而根据我的经验,拖延的心理状态,夹杂很多其他的心理“状况”,包括抑郁的情绪、症状。要找到自己拖延的诱因的确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也不必去找原因,直接解决问题就是。大凡拖延都有共性,而立刻着手改善它是最好的办法。

(完)

记笔记的学问

相信大部分人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伴着”记笔记”这样一个活动长大。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喜欢对着学生胃口卖一些花花绿绿的笔记本,以及配套的卡通笔。老师也常对着班里成绩不好的学生夸奖那些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夸他们上课认真、作业按时交——特别是,笔记记得特别好。同学间对话频率比较高的几大话题,必定有一条“笔记借我抄一下吧”。

但是,真正懂的记笔记的学问的人非常少,特别是进入电子和网络时代,当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在平板电脑上随手敲打下备忘录、购物清单,甚至有专门的软件来为我们记录“TO-DO LIST”,便越来越少人使用传统的纸笔来记录自己的每日事项。许多人接触GTD管理是从APP应用学得,而真正的GTD其精妙之处正是我们能用记事本规划自己的每小时。

米山公启的这本《笔记成功术——升级你的大脑创意与效率》详细介绍了“记笔记”这一被许多人认为“落伍”的习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让你的人生有跃然纸上的回忆。

米山流认为,记笔记这一行为对人有以下几大益处:

1、在当下信息爆满的时代中,重要的不是获得新资讯,而是如何整理新资讯;

2、对大脑而言,从思考选择资讯到落笔用手写下这些思考的结果,是绝佳的提升记忆力的方法;

3、靠写下来的笔记,你可能在某个时点被触发好点子、发现生活的美、找到工作的新方向。

这些益处都是不能通过电子记录来直接获得的,我们在使用一个已经完善的记事本软件时,已经被其固定的模式被框住了,我们无法像看一页笔记一般整体浏览到我们的记录。乔布斯说过“总是你人生里不经意的那些节点,串起了你日后的辉煌。”——而记笔记正是这样一种构筑不经意节点的方式,它的量的积累能让你在将来的某一天,有质的飞跃。

米山流在书的开篇即推荐使用“圣经”大小的笔记本来作为每日的记录本。在书中他介绍了他自己使用笔记本时的一些笔记方法,我摘取其中对大部分人有效的几条、并且加以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推荐给大家:

1、“我能写”的自信,来自“我曾写过”的经验

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我办得到”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而这自信源自足够的经验。无论你的工作领域是什么,都要积累经验,这些经验会成为你的自信,帮助成为一个能干的人。

2、搭地铁时也能搜集资讯

搭地铁时如果什么都剉,一定会很无聊,利用这段时间在本子上记录下一闪而过的想法或者对所见的感悟,是很有利于日后的整理的。当然,在地铁里未必有个非常舒适的位置供你写字,可以暂且记录在电子设备上。

3、彻底或用网络以帮助记忆

米山流在这一条建议下面写到的方法也正式我常用并且认为很不错的方法。虽然上文说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化的设备和功能会让我们变得更富依赖性,丧失思考能力。但是在为自己的笔记库添加内容时,采用一些可以云端同步的软件是有增益的。比如,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使用EVERNOTE软件在进行,它能及时把我的资料同步到网络的帐号中,然后我到另一个地点另一个电脑或者设备上,只要登陆了我的帐号,就能继续写作。

手写的速度或许没有打字来得快,于是为了赶上我们的思路,需要借助电脑键盘来完成。写作这样的行为本就是思考的产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借助网络和软件,效果与纸笔是相似的。

米山流提及的一些笔记忠告,是关乎细节的。许多人不重视记笔记是因为他不懂的如何记才好。所以,遵循下面几点建议,应该能启发你记笔记的思路:

1、写得越多,越加文思泉涌;
2、文字不是写了就算数,重要的是一面思考一面写;
3、养成灵感浮现立即写下的习惯;
4、健康日记、购物记录、饮食记录也非常值得写下来;
5、记完笔记事后不必重新誊写,保持原样有助于最迅速回想。

(完)

挚爱番茄工作法

其实我和这个工作法“认识”才一个月,但是我已经爱它爱得要命了。

相关的工作法文章供稿给了别家网站,所以在自己博客就写得稍微轻松点吧。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The Pomodoro Technique)是弗朗西斯科·齐立罗(Francesco Cirillo)于2006年推出的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之所以取名“番茄”是因为他介绍的这个方法中,带有番茄外观的机械计时器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番茄工作法能解决的问题是:灵活有效地利用时间,帮助我们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换句话说就是:你有拖延症吗?那番茄工作法正适合你!

在看了若干本有关番茄工作法的书后,我概括了一下,其步骤核心有以下5条:

1 选择一个你将要做的任务,比如:写一份项目计划;
2 将你的番茄计时器扭到25分钟时长;
3 伴着滴答滴答的发条声,开始工作!
(25分钟后)
4 听到番茄钟想起的清脆铃声,在你的记事本上此条计划的边上画一个标记。此时,不论你的工作进展到何种地步、你有多投入你的工作、你恨不得说还有一分钟就要完成……你都必须停止你手头的工作。
5 站起来,休息5分钟。

以上的步骤为“一个番茄时间”,最终,你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计算一下,这件任务花了多少个“番茄时间”。

接下来是我自己的实际体验。

原先我自己做GTD时间管理时,用的是ipod touch上的app,就是类似“to do”那一类的软件,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好。要适应软件本身的设置,还要慢慢地把计划输入进去,实在是一件费时又没有效率的事——这事本身就很拖延……所以我最终回归了纸笔。

从07年起我每年都使用一本固定的手册作为全年的记录,可以称为备忘录或者工作手册吧。曾经我试过将每一类内容分别记一个笔记本,比如:读书笔记一本,备忘录一本,随笔一本,练字本一本,购物清单一本,等等,但最终全部计划泡汤,还留下了许多空白了一大半的本子。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日程实在是件伤脑筋的事,最后我决定使用“时间”这个额度来分配这一切。以日期为单元,当日的记录都在一个本子内,然后每月整理一次日志,把有必要分类的东西再整理到相关的本子上。现在我每月会把读书记录单独整理一下,还有账目单独整理,其余的都在日记工作册上面保留,不再花时间整理了。

这个方法终于终结了我一半的拖延症,另一半靠番茄工作法。

每周末,我会把下周要做的事以“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等程度分类列出,然后把事分别排入每天的计划里,开始一天时,在日期左面画一条竖线,完成一件任务记录使用的番茄时间,并划去,一天结束后在日期右面再画一条竖线,代表当天的事情完毕。

开始一个任务前,调好25分钟的番茄时间,开始工作。铃声一响立即停下,站起来活动一下——科学证明,连续坐着6小时以上容易增加患病机率。然后,我在这件工作边上,画一个记号作为一个单位的番茄时间。五分钟休息结束后,重复这个动作开始一个新的番茄时间。

就我自己的记录来看,编辑一篇1500字的博文要花两个番茄时间,进行一次网络采购需要三个番茄时间。而无一例外地,这些原先让我头痛不已拖延不已的事情,在使用番茄工作法后,都得以迅速完成。并且让我有更健康的工作方式。我此刻在写这篇日志时也使用番茄工作法,已经过去了一个番茄时间了。

使用此法一周后,我明显感到自己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原先没有计划性的内容都被安排得很妥当,并且有一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的feel……直到现在,一个月有余,已经养成了习惯,在开始任务时自动开始番茄时间。在公共场合我用ipod上的倒计时功能,为了不让滴答滴答的声音影响到别人,但在家的时候,我还是非常折腾的买了一个带发条的计时器,听着那滴滴答答的声音,特别容易集中精力。两者相较一下,我还是喜欢有滴答声的。

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了家人和朋友,虽然时间不久尚不得知他们的使用效果,但是他们给我的最先反馈是:没做什么事呢一个番茄时间就没了——至少让人明白了先前是多么浪费时间啊……

对GTD时间管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吧。

(完)

抑郁不是不治之症

近日网络上的焦点汇聚到了“抑郁症”,如同每一个被安置在边缘、忽冷忽热的名词一样,它的惹眼让那些敏感的、柔弱的、怕见光的脆弱的一颗颗心又一次颤抖起来。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怀度瞬间飙升到峰值——有病的、没病的、看病的、治病的都开始一股脑儿地呻吟起来。有时让人觉得全社会的大学生全有心理疾病,有时候让人觉得——这年头没点儿抑郁啥的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可是,这不是游戏,这不是流行,这不是拿来给人当谈资的话题——有谁能懂小丑的忧伤?人生如戏,你我都难免成为戴着面具的戏子。

每当听别人说到“抑郁症”三个字,许多人就谈其色变,似乎这触及到了多么敏感的地带。或是觉着这人无病呻吟瞎贴标签,或是觉着这人有心理疾病肯定属于不健康,立马敬而远之。更多的人,宁愿把它当做是情绪低落,也不会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这是病。许多许多人,并没有把这样一种症状当回事儿——比起头疼、胃疼、肝疼、摔伤、撞伤、晕倒……抑郁症算老几?不痛不痒的!

查查专业书,可以得知“抑郁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极端严重者有自杀的念头。通俗地说,这症状就类似感冒,隔一阵子来一次,说它有什么大碍也不见得,只是每次来得快去得慢,自身免疫系统好的要挣扎个十天半月,免疫系统不好的得靠药来帮忙。一次痊愈后,还是得注意身体健康,避免下一次感冒;要是还不够引起重视,那很可能发展成鼻炎、咽喉炎、肺炎等等。抑郁症也一样,虽说自我调节情绪是件非常难的事,但跟感冒一样,只要走出来一次,那下次一定还能走出来——只要你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这么说是不是听起来挺轻松的?可真正的情况是: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最不容易得到的就是“轻松”。他们通常要带着面具生活,你无法分辨你身边的人谁有抑郁的症状,因为你无法看见嘻嘻哈哈的逢场作戏背后,有怎样深刻的落寞;你无法发现文静深沉的背后,有怎样丰富忧伤的内心。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从新闻报道里读到的情况是:死者生前是个活泼开朗的人,在事发前一周没有被周围人发现有任何异常情绪。

这篇文章不是来探讨这个沉重的话题的,陈列一些数字事实来证明有多少抑郁的人是没有意义的事。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介绍一本有关抑郁症的书。它不仅仅是给抑郁症患者看的书,它更适合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每天上学、上班、生活的人,来检测我们自己的情绪,呈现给我们另一种思维的可能性。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书的副标题是:临床验证完全有效的非药物治愈抑郁症疗法。书中有一个自测抑郁症的表单,可供你在拿到书的那一刻通过检测来更了解自己的情绪。

非常严重的抑郁症会导致人的大脑损伤,需要药物来使多巴胺分泌平衡。而中度以下的症状,可以通过自我的情绪调节来达到治愈的效果,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药方”。书名中虽然有“抑郁症”三个字,但实际上这本书可以作为所有人的情绪调节指南。它最具突破性的一点,就是指出抑郁症的根源是认知的扭曲,而我们所有人,在看待事物的方法上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老板,雇了员工,你认为员工应该热爱工作的理由是:因为我付了很多工钱给他。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可靠的理由,因为不管员工是否热爱这份工作,他都应该拿这么多钱。又例如,有些人觉得批评是极大的伤害,而另外一些人却能淡定地面对最难听的语言攻击。前者面对批评,通常有以下心理:天哪,我的糗事被捅出来了,所有人都知道我的没用了!但实际上正确的认知心理应该是:只是一个人对我的有意见,大部分朋友还是很喜欢我。我不能仅凭一个错误就全盘否定自己,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

书中涉及到人该如何克服无价值感、如何战胜无为主义、如何反驳自我批评、如何战胜内疚。其中我特别感同身受的是最后一条:战胜内疚。生活中很多负面情绪都来自于这一点:内疚。“我没用,我都成年了却还花父母的钱。”“我没用,我的一个同学已经开了公司,我却碌碌无为。”“我没用,面对那些乞讨的人,我什么都做不了。”……之所以抑郁情绪会不断缠绕,说白了就是思维角度的问题。这本书正是帮助我们回顾自己看问题的方式,教会我们纠正这些方式。

和一些朋友谈起抑郁症的问题,的确有不少心境乐观的人表示这其实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虽然没法搞明白为什么有的人那么豁达与快乐,而有的人却成日郁郁寡欢——即便生活很美好与安逸,没有重大突发事件驾临,却依然开心不起来。但是通过这本书,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学着去做豁达与快乐的人。就算它像极了感冒,时不时地来一次,但是总有走出来的时候。

西方国家对心理方面的疾病关注要胜于我们,对于抑郁症的知识普及与宣传规模也较大,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和物理、身体上的不健康一样,都是可以自愈或者治愈的。所以,千万不要害怕你的心理变化,也千万不要去歧视你身边的人。要相信在其中挣扎与走过的你,会变得更坚强,要相信抑郁症就像感冒,早晚会痊愈,时间会证明一切。

最后,用伊丽莎白的《我的抑郁症》一书的最后几页做结尾,愿每一个被抑郁症纠缠的人,都能重新拥有灿烂的阳光。

赶走抑郁症是个大事件

你赢了这一盘

重组破碎的部分

聚集智慧的珍宝

召回你丢失的魂

也许还要重新设计你的外表

多么了不起的胜利,当你走出黑洞!

也许你看问题和以前有点不同

学会欣赏你眼前的事物

学会一点点同情

学会宽容别人的糊涂

你变得有兴致与人相处

而且享受他们的陪伴

重新感受生活

最终你又学会爱你自己

多么轻松啊!

生活确实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那朵小云可能还会出现

希望下一次你会比较强大

记住,你走出来过一回……

你就还能再走出来

(完)

关于使用iPod进行英语学习的个人经验

愚以为,语言学习是一项值得持久进行的活动,在学校可以为了分数而学,在社会没有了应试的压力,则可为了自我的提升而学。我将于本文介绍一下我个人借助iPod进行语言学习的经验。

截图实际大小超过了本博客的内容区,为了看得更清楚,大家可以点击图片用幻灯方式查看。同时本文涉及Apple产品的一些相关术语,没有使用过其产品的朋友可先行了解,此文不再赘述。 继续阅读关于使用iPod进行英语学习的个人经验

好学生的戏

读书的时候最最佩服那些书读得好,还有点儿小才艺的同学。这也可能是我不太追星的缘故——我老觉得唱歌好跳舞好的,读书多半不好。故,我喜欢范玮琪是有一个明智的原因的:人家是哈佛经济系的呐……当然,如果得知一个很有才艺的人有着非常牛的学业背景,我就会莫名其妙的对之好感倍增,倍增,倍倍增。所以,当今天看完这出《在变老之前远去》的话剧,在感动中听导演介绍主演们的背景时,我那种三八的、花痴的、对有才的好学生的膜拜之情不请自来。

托一个朋友的福,有幸在上海看了这么一出北京味儿十足的话剧,听到那标准的、带着一点儿糯糯的连音的京片子,我真是感动到想哭。这让我想起那许多个在北京的小酒吧和小剧场度过的夜晚,有着好听的民谣歌声,有着好看的剧,有着欢喜的人儿的时光。《在变老之前远去》讲的是支教老师马骅的故事,十多年前的一个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毕业生,在梅里雪山和青稞酒为伴,教书育人。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全上海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个叫马骅的人,议论他的事,议论他的死。这出话剧的导演邵泽辉是马骅的好友,他们约定好待马骅归来就把他的经历排演成话剧,马骅答应了,但却没有回来。

于是这出戏成为对挚友的一个纪念,一直演到今天整整五年,并且将继续。

在我这些学导演、当编剧的朋友里,我实在是不够文艺、实在是缺乏对影像和戏剧的解读能力,所以我好多次都特别不好意思地告诉人家我看不懂,或者大部分情况是我觉得啥电影都是好看的啥话剧都演得挺棒的。但是今天看完这出我“完全能看懂”的话剧,沿着它表达出来的那份“诗人的情怀”,我终于明白:戏剧或者影像这类表达形式,并不仅仅是换一种角度解读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告诉你在那些物质的表象底下,有一些叫做精神世界的角落确定又隐隐地存在着。如果你不在乎,它只是个角落,如果你在乎,它可能会成为你力量的全部。

两个男主角登场后,我有种奇怪的第六感,觉得这两人看着不像是专门学艺术出身的;三个乐手亮相时,我的第六感又跳出一些,觉得这三人看着不像是专门搞音乐出身的。说不上是为什么,就是一种感觉。但是渐渐这种本就不带偏见的感觉成了完全的赞许:演得真好,琴弹得真好。特别是两个吉他手,男的弹古典女的弹民谣,那指弹真是太厉害太娴熟太轻巧了,音色个个纯净清脆,不夹杂一丝一毫的瑕疵。

末了,导演向我们一一介绍了主创人员,文章开头的我那股花痴之情在写到这里时竟然再次汹涌起来。主角加乐手五人,一人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其余四人母校为北京大学:其中,一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一为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在读,一为北京大学俄语系毕业。你看,我的第六感一点都不赖,他们真的不是学表演出身的。介绍完后,主创又加演了一场音乐会,三位乐手的实力真的让人钦佩,改变过歌词的串烧带着一丝丝黑色幽默的感觉,太有料了。

我没有看过哪出戏,像《在》剧这般,演员能如此契合主题的意思。我们常评价一个演员的实力,是能演出他不曾经历过的人和生活,但我非常主观臆断地认为《在》剧的主角就在演他们自己这一个层次的人,那种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大多数青年一样有着对社会压力的迷茫,却选择与自己既定道路不一样的另一种生活和工作的角色。比如,清华建筑系硕士与导演的身份转换,化学系研发人员与乐手的身份转换,这些也许,本质上是现实与理想的转换。

年轻时我们都信奉“生活在别处”,很轻易地会放弃一份工作或者一段感情,或许会后悔和遗憾。但如果它能让你离另一种理想的身份更近,何不潇洒走一回,“在变老的步点踩下前远去”。

(完)

从郭美美事件看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

甘肃网飞天评论 201112  /  作者 徐颖

2011620日,新浪微博上一位名为郭美美baby”的用户引起了网民的注意,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万众瞩目的程度。她在微博上经常 展示自己的生活照,从中可以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而最耀眼的莫过于她的微博认证身份——红十 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点引发了公众的质疑: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有名品和跑车,其财产来源是否和红十字会有关,而红十字会是慈善 机构,那大众捐献的钱物是否真正使用在了扶贫帮困的刀刃上?于是,网友立即展开了人肉搜索,各种与郭美美及红十字会的相关的说法迅速在网络传播开来, 众说纷纭。

此次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之大让人无不慨叹新媒体时代的力量,一般新闻热点可以在公众中延续讨论一到两月,而郭美美事件热度不减已近半年;同时这也 是非常少见的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配合,共同完成的一次深刻的调查。在此,笔者将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就该事件中的微博议程设置功能作一浅析。

议程设置理论在1972年由麦库姆斯与肖提出。他们在《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内容是关于1968年总统选举 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 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传统的媒体报道中,议程设置功能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公众每日阅读 的纸质报纸或者期刊杂志上,就有许多由传统媒体进行首发并为公众设置议题的报道,在我国,这样的议程设置有时还带有一些舆论导向的功能。

自从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普及以来,公众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网络的时效性、全时性、内容的海量性、开放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双向性,还有传播 方式的虚拟性,都为网民的言论与监督权利开辟了新的空间。从早期的BBS到后来的博客、博客,到如今的微博,无不是公民新闻设置议题的发源地。 而这一功能在我国当下盛行的微博时代中特别显著。

微博可以使用户通过网页、手机、IM软件和API等方式发送图片和文字信息,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博客不同,它将字数限制在了140个字 符。这就为网民快速传播信息起到了良好作用——一条简短的讯息能很快地被人了解,花费时间少、传播效果显著。本次的郭美美事件,就是网友引发议题,在大量 转载、舆论哗然后,传统媒体迅速跟进,形成了网民、传媒双管齐下的新闻报道格局:网友通过人肉搜索不断爆料郭美美的背景以及事件中的其他人物,再经过博主 的转载使其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进而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进行深入调查采访,使背后的问题逐步显现,在引发了公众对红十字会的种种质疑的同时,也换来了红十 字会的反思与自省。可谓是一场新媒体的扒粪运动;而传统媒体对微博上的爆料信息进行核实和筛选后,用专题报道或者深度报道问责红十字会。同时微博上的 众多知名学者也纷纷发微博质问红十字会以及新浪微博的认证管理,使得对事件在法理上的探讨更深一层。

这样一种由微博公众设置议题、有公民新闻成分的事件报道,尽管最终没有实现公众所期待的面对面、广泛的对话,但仍然达到了促成问题解决的目的。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着眼于传播效果的认知层面。该层面以告诉人们针对对象来想什么的方式,把他们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 的问题上,并且能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联动作用。在郭美美事件中,微博即起到了这一作用。在意见领袖首先提出对郭美美、红十字会的疑问后,网民感到共鸣与认 同,随即注意力集中到这一事件,并用自己的力量——转发评论来扩大传播效果。而该理论的第二特点,是它所考察的并非是某家媒体某次报道中产生 的短期效果,而是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综合社会效果。郭美美事件从今年中一直到如今年末,依旧是大众热论的话题,网络上对于郭美美事件的 问责和反思角度各异、面面俱到,非常充分地体现了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而议程设置功能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地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在郭美美事件中,微博就承担了这样一种媒 介作用,它从成千上万的微博条目以及微博话题中选中郭美美这一条目进行梳理,用推上微博广场热点话题的方式来提供给受众。这样一种再作业 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反映,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判断。直接导致了后续网民以及主流媒体的跟进。

从郭美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微博作为新媒体中较为出色的一种,充分展示了公众的力量,颠覆了以往传统媒体传者、受者单向性的模式,变为双向甚 至是反向。微博越来越多地成为公众获取新鲜事的重要渠道,并凭借公众力量为社会媒体设置议题,引导舆论。《人民日报》认为微博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社 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微博给予普通民众平等的话语权,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系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笔者从新闻传播的角 度,更可以感到,微博不仅改变传统新闻工作流程,成为重要消息源,而且还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出现,即将影响到整个新闻传播研究。

媒介:你往何处延伸

做学术的都主张研读一手资料,务必要掌握一手信息。但苦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读一手著作的事我干得真不太多,大部分都在读专家学者的解读,接受别人的观点。所以当这本早早进入视线却迟迟没有研读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借着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出了增订评注版后,我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一读。

翻译者何道宽是新闻传媒类译者中比较杰出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语言还是有些艰深晦涩,不够中文化,一句话读下来给人第一反应很难说看明白了。所以有机会还是需要读最原始的英文一手资料。作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一语道破未来,成为享誉世界的预言家——我们现在所身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地球变为村庄和城市、媒介自身便成为信息又以人的感官延伸为表现形式的时代。我们每天“刷微博”、“签到”、对陌生人进行评价、和千里之外的新朋友寒暄,就好像互相近到可以挨着彼此聊天。当我苦于微博上狂轰滥炸的信息碎片把心情搅乱、苦于生活里的朋友在网上碍于“人情”不得不“互粉”的尴尬让人难堪、苦于我们的一些大众媒体不负责任的行为让传媒界公信力丧失,我真是很想穿越回1964年,在一个新书发布会或者读者沙龙上,当面听一听麦叔叔的的演讲,感受一下执果索因的震撼。

麦克卢汉,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1933年成为曼尼托巴大学文学学士,次年获得同校硕士学位,1942年成为剑桥大学文学博士。

《理解媒介》出版于1964年,第一版序言中,麦克卢汉指出: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implosion)。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颗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

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力技术”就是我们现在指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当时不是非常流行这样的说法。 在对该理论研究、慨叹、佩服的同时,我深深地感到它不仅对理论研究是巨大的助益,对每个大众中的一份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媒介能对人的感官中枢产生影响——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受麦克卢汉的学术背景影响,他的推论建立在洞察和探索的基础,而非严密的科学考论,而这一点恰巧在预言中显得非常适合。1964年,电脑设计师Seymour Cray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快的电脑;1976年,乔布斯成立的苹果公司;2007年,Iphone问世。不知该感谢这些物质的诞生促进了信息的发展,还是该懊恼,这些让我们迷恋又疯狂的小玩意儿,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和成了一锅粥。麦克卢汉给出了一个图景,无关细节,而我们的科技,将细节打造得天衣无缝,共同铸就了今天的信息世界——这个让六度分割理论就快变成四度分割理论的新媒体世界。

如何,你还习惯吗?曾经到书店为知识寻寻觅觅而现在打开电脑就扑面而来一大堆书讯,你还习惯吗?曾经换几部公交到导师家里谦虚求教而现在鼠标一点订阅大师博客就定时收到更新,你还习惯吗?曾经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到邮局折腾浆糊贴邮票而如今一个飞信一个微信就能把彼此拉近,你还习惯吗?曾经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活得简简单单而现在发个微博表达个观点就会有一堆完全不认识的人来指指点点,你还习惯吗?曾经电视上新闻联播是主打综艺节目很规矩而现在真人秀选秀这秀那秀,你还习惯吗?曾经坐在教室里复习功课一坐一整天郁闷的时候看看窗外哼哼小曲而现在三分钟看一眼手机有没有新鲜事,你还习惯吗?

我感激这些老的、新的媒介让生活变得快捷,让民意得以表达,让言论逐渐自由。我也痛恨这些媒介,让世界联系得太紧密以至于没有了私属的空间,让信息变得碎片化以至于我找不到重点。当我们开始喜欢看140个字的段子,而不是1400个字的文章时,我们已经退化了。

麦克卢汉留下了一个推论,却让一个时代成为了印证。而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得出什么样的推论,我也很想穿越到五十年后一探究竟。

有愿意一起的吗?

(完)

我评2011上海中考作文题

上海中考语文历来偏爱命题作文,今年也不例外。题目《悄悄地提醒》较之往年更有一些艺术感,似乎暗示着一丝丝散文的意思。考生需要注重题目中的修饰词“悄悄地”,但是不能死磕于上。可以将之引申为润物细无声之意,写一些对自己成长起到帮助与重大作用的人、事、物。

给要中考的学生讲作文,我比较偏重应试技巧。对于暂时不面临考试的,当然是鼓励阅读、鼓励练笔的。应试自然有应试的方法,在初中生的年龄段,要写出点新意又要贴近生活不显得很老成、很假,可以与自己所阅读过的书、喜欢的作家、兴趣爱好等结合起来。最巧妙的就是准备一些自己偏爱的有关书、作者等的句段,有助于在考场根据考题重组。本年的题目可以写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而阅读带给“我”无限的养分,悄悄地引导我再次起航;还有老师、父母、好朋友的关爱和互助,给了我莫大的动力。

总的来说今年的题目可写范围相当相当大,完全超过了前两年,审题不容易出现偏差,而且立意相当能拉开考生差距。总体上说是个不错的题目。

我在最后一节冲刺课上给学生讲作文,精心挑选、总结了46个作文题目,逐一讲解。不知道有没有小朋友真正上心了,如果是的话,我想你肯定考得不差,因为我给你们讲过一个题目叫:《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嗯,徐老师当然不是盖的。强调要认真听课当然不是坑爹的。哈哈。

我评2011上海高考作文题

不出我所料,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依旧采用材料作文的方式,继早些年连续出命题作文后,连续三年出材料作文,可以看出考试院对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观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题目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也越来越浓,非常适合考察学生真正的文学素养。

这样的题目虽然不便于直接套用事先准备的文章,但不意味着无法进行准备。只有10%富有天赋的作家型考生可以在考试当场挥笔写就精彩的文章,10%的自我放弃型考生不列在内,剩余的80%的学生可以通过事先准备的材料和段落,在考场根据考题进行重组和衔接——这才是应试型场合需要做的事。

我得知今年的题目后第一句话是:不好写。而新闻报道出来的结果是:大部分考生表示非常好写。我妈妈的反应是:很哲学。在此我很想提醒广大考生,永远不要盲目相信新闻里报道的东西——因为你若是有闲心,可以查找每一年的高考新闻,保证每次都是:考生普遍反映非常好写、大部分考生表示题目难度适中、一些考生觉得题目很贴近学生生活……去年我在点评时,说那个丹麦人钓鱼的题目肯定让很多人写可持续发展、写环保报告,并且这样写只能得中等分数,结果新闻里的确播说学生们关注可持续发展等等等等。所以你们应该明白,新闻里播到的,如果真是你想到的,那就很难得高分了。想要新颖的话,去年你就得做那能想到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少数派,今年你一定要做那觉得题目有难度的小众者。

下面来看今年的题目。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给了两个材料,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要你写你的思考,这是我在辅导的时候跟学生讲过的典型题型,很简单的例子就是今年的杨浦区一模卷作文,有关教材改革的那两个材料。不出三种写法:我选择材料一的观点;我选择材料二的观点;我一二都要,但是我用思辨的方式肯定我认为更优的那种。比起杨浦区的一模题目,本次高考的题目非常没有倾向性,保证了考生的公平公正,是非常棒的一点。

本题无明显的比较性,所以选择其一写即可,也不需要特别照顾另一个观点而过分运用辩证法进行阐述。只要选择合适的观点,然后用“观点+材料”撑起来就行。

今年的题目同样适用我的“层次思考法”,从学生最普通的视角看,生活、学习遇到逆境时,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从学生眼里的社会角度看,今年发生的诸多天灾人祸给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家人所带来的痛苦,也都会过去;从学生眼里的人性角度看,人类的发展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在人的发展旅程里,一切肮脏的、不美好的、压迫的、令人遗憾的也都会过去。

而若是写“一切都不会过去”的角度,则需要考生具有更加深层的思考能力、更加丰富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哲思。比如我们的社会发展建立在毁坏自然的基础上,看似一切都好起来,但是这一切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会轻易就消逝,我们不能指望时间来稀释我们的过失,不会过去的这些教训要成为我们的警钟,长鸣心底。

如果考生能想到并建得起这样的思想高度,得高分不是难事。材料是相当好找的,最近一年的时事有很多就可以用上,在考前学校老师肯定也总结过,所以拼的就是立意和语言,谁有深度,谁写得大气,谁驾驭得自如,谁就是一类卷得主。

不过每年的一类卷终归是少数,作为一门在分数上不能拉开多少差距的学科,大部分人对于作文的看法还是保守的,得48分(总分70)上下就很满足。所以我也只是各抒己见中的一员,唯手熟尔。

(完)

少有人走的路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11年5月下半月刊   /  作者 徐颖

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社交媒体的发展,亲身体验的同时也是一次自我剖析,核心的议题是:社交媒体有没有让我的生活变更好。结论是:没有。

你看,我是个免费写作的blogger,发扬共享精神的geek,但在网络上写字非但没有给我带来物质收益,还时不时让我忍受着言论的敲击、八卦的缠绕。甚至为了有更好的分享平台,倒贴钱自建网站,自行维护,还免费写稿。而SNS社区和微博的使用皆如此,我并没有因使用人人网而靠人气赚钱,也没有因微博粉丝数量多而有资格收费发博。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媒体没有让我过上有钱人的生活,生活没有变更好。

但不可忽视的是,通过社交媒体而收获的无形资产更多一些。虽没有满足物质生活但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理需求,俗语云:虚荣心。当然我所追求的“影响力”也得到了部分实现。一大群在白天日常工作中遭受挫折与失意的人,到了网络上立刻成为姿态万千的小资情调发扬人,装B、炫富、晒图、签到,随便的一小点举动,都成了得瑟的资本。于是白天再猪狗不如的模样到了网上立刻鎏金大放异彩。从这个角度说,社交媒体似乎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但是辩证归辩证,结论总还是要有的。对于我来说,我确是厌倦了。

回想起高一时写博的动机,真是比现在单纯很多。在台湾的“无名小站”开的第一个博客,叫“君子如莲”,记录着一个小愤青的青涩时光。那时候写过一篇感谢老师的文章,班主任看后还留言了,就这么件小事让我激动又欢喜了好一阵。似乎自己小小的心情用一种高级的方式被重视、被看见了,无比自豪。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也纷纷开博,每天大家都会互相访问一下,看看各自的心情,还有谁的模板比较好看。后来大陆登不了无名了,那些都随之消散了,如今无名小站已经发展成台湾最好的博客群,而我作为最早的使用者却没法一起成长。记得毕业后班主任还特意问我,你那个博客地址是多少,我想怀念怀念。后来我开了别的博客,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再看。

后来辗转到博客大巴、歪酷等等,最终在这几年的大势下选择了独立博客作为出路。购买国外的主机和国际域名,似乎能够在这片汪洋大海的巨浪中有一些些笃定的姿态。认真经营了15个月,google anaylitics的数据显示,我博客的回访率超过50%,跳出率低于40%,这一点还是让我感到很欣慰的。

我不止一次想,没有社交网络的时候,我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那时候也没有手机,我们靠固定电话联络,每晚做好作业,打个电话给好朋友,对一对答案,一起讨论讨论思路。每天身边会揣张IP卡,有急事了可以到电话亭打公用电话,或者到小杂货店里,花五角钱打一个电话。那时候流行用MSN,QQ,下了线也就不怎么联系,反正同学第二天还是会遇到。似乎那种生活更加有安全感,有话可以当面说,有心事也不用藏着掖着。不需要到网上咆哮自己的悲哀,不需要到状态栏里呻吟自己的富有,也不需要在博客里表达对某个人的暗恋,更不需要用短信来拐弯抹角地交流。那时候我们过得很好,物价没有这么高,GDP也没有这么高,但是我们还是活得很开心。

那时如果被人关注,顶多在学校听些口舌,不会在回家后打开电脑,发现满世界都在讨论自己。如果被八卦,顶多一时气急,不会在打开手机后,收到数不清的盘问与刁难。那时候如果谈恋爱,顶多在集体里受些异样的眼神,不会在上网时,发现到处都有人追查蛛丝马迹。那时候的生活,安全多了。

我几度想回到那样的生活,但是发现这事情要一个人完成太不可能了。当我想拿起电话打给谁时,那人只在微博活动了,当我想到谁家喊他出来打球时,那人只在手机上切水果了,当我想问问谁对某个事件的看法时,那人直接就发我他博客地址要我直接看日志相关内容了。于是我成了个很奇怪的角色,火星人的角色。最可怕的不是不能改变,是不改变还同流合污。于是我也用微博了,我也切水果了,我也写博客了,我也在日志里发牢骚发评论发无病呻吟的文字了,之前提到的那些人在这些网络里与我互动,给我留言,@我,问我“肿么了”,说我“不给力”,劝我“神马都是浮云”。这样的生活有更好吗?

生活里本就很了解的人,硬要问我有没有博客;生活里不了解的人,硬要通过博客了解我。然而我最不能习惯的,就是熟人揪着博客里的蛛丝马迹,来拷问我的生活。当我发现在网络上到哪儿都有熟人的踪迹,那种被监视的感觉糟透了。我真后悔,手贱什么呀写什么博客呀,日记本写写就可以啦,干嘛写到网络上来呀,写上来又没有稿费呀,还要除掉遮羞布示众呀……哎呀。

然而我承认赞赏和虚荣心可以蒙蔽一个人的意识,哪怕这些东西只有10%,也会被放大到有90%而继续去做一件事。在这两样东西面前,人没有自制力,只有贪婪。实际上我并没有资格来罗列这些,因为我早已成为与这环境相符合的人,一丝一毫都不差地成为这个环境里的适应者,游刃有余,但却不能收放自如。

写到这里我竟然发现文不对题,这种情况在开始网络写作后经常发生。包括标点和语句的严谨度都下降很多。我很担心。

那就再戒一次试试好了。反正我爱折腾,易冲动,喜欢自娱自乐。写与不写,我就在这里,不好不坏。

(完)

Kindle,让阅读更美好

两个月前我买了一台6寸的Kindle Wifi,这两个月里用它阅读了两本英文书和若干中文书。我原以为Kindle上可以完成的事情Ipad能全权代劳,但是事实就是:Ipad完全不可能成为一个阅读利器——每次准备看书的时候,都忍不住先玩两局《愤怒的小鸟》,然后收拾不住,就玩第三局、第四局、第五局……一直到累了,就索性干别的了。加之屏幕的问题,Ipad让长时间静心阅读变得很困难。

有了Kindle以后,我立刻觉得2010年购买的数码产品中,“我最喜爱的产品”之殊荣当之无愧由Kindle获得。Kindle是什么?愚以为它不能算数码产品,愚以为它就是本书——至少我爱它就像爱书卷。

下面我分几方面来介绍一下这款产品。

继续阅读Kindle,让阅读更美好

生之所幸

今天去医院看望了姨妈,原定上周的手术因一些复查和转院之事被推迟到明天进行。她气色还好,连日陪夜的小姨和大姨夫看起来很累。

边上的病床上躺着一个老太太,从我的角度看过去,一动不动的,张着的嘴里通着氧气管,窗边有五位家人,都直勾勾地看着老人。期间医生进来,为这个病人办转院手续,要转去浦东的重症病房,来了许多人,要把老人挪到担架车上送上救护车。医生说,在供的氧气浓度百分之五十,但好像病人的心肺功能还是很弱。临搬走时一个医生拿出一张类似病危通知单的东西让家属签字,意思让家属悉知转院途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状况。顿时大家都沉默了,在房里的家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走廊上的家人问别的医生说,怎么把责任推给我们?医生答,这不是推卸责任,我们当然要负责,只是要让你们知道,路上情况不可测,病人挺不挺得过不好说。老人搬走后,护工开始收拾病床,好多仪器都要搬走,多到因为放置不下而暂时挪走了边上床病人的柜子。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了一种直逼人心的死亡的意味。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那以后十几年来家里未曾遇到此类的离别,和医院也很少有交集,今天是我成年之后第一次“认真地”感受到医院气息,那种住院部里弥漫着的压抑感。姨妈被查出患病后,妈妈和小姨几近崩溃,身为独身子女的我不能完全体会到她们姐妹间的感情,这感情浓厚得甚至超越了婚姻。昨天表哥在我家附近找房子租,让亲戚都能住在一起,为了姨妈出院后照顾起来方便些,他问我:“我要找个好房子,好让小姨住得舒服,她对我妈比我对我妈重要,你说是不是?”

我六岁的时候得过一次腮腺炎,住院两周,家长不能陪,因为是隔离病房。然后爸爸妈妈就在晚上离开医院后绕到后面小花园里,走到窗边往我这里看,和我说两句话再离开。那时做过一次骨髓穿刺,做完后护士阿姨说要平躺着不能用枕头,但是我好难受啊就用脚扒拉枕头一直扒拉到脑袋这儿偷偷枕着,后来护士看到后立即把它拿掉了,说,不能用哦用了会死掉的。唔,会死掉的,我真的相信。最近妈妈告诉我,那时候爸爸可担心可难受了,因为儿童病房边上,就是太平间。我方才体会到,面对死亡,孩子比大人承受力更强——因为孩子不懂。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切刻骨铭心的感情都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生之不易。

我翻开一些模糊不可靠的记忆,分明看到了一串叫做“活着”的主旋律,流淌在每个人的岁月里,时而奔涌时而宁静,但始终高深莫测,变幻万千。神奇到你若是不经历,就根本不能明白,也丝毫无法预测,更不能任你挑选。所以人会有信仰,会有寄托,相信鬼神,皈依佛灵,宁可相信这一切是他人安排好的命运,也不愿去争取掌握住自己的旋律。

到现在我还是能感受到刚才在医院看到的那一幕幕气息,看得那么真切又令人心慌。

死生之大,岂不痛哉,生之所幸,吾等当惜。

师恩难忘

毕业论文开题了。我自我博弈了好几回合最后在志愿表格里填上了傅老师的名字,随后的命运就交给主任。结果老天很眷顾我,真的让傅老师做了我的导师。

我带着一腔迷茫来到这个学校准备学会计,又阴差阳错地变成了营销系的学生,后鬼使神差地去了青檬当编辑,在发现专业成绩还不错的时候终于到了要毕业的年头。
而这快四年的时间里,我和辅导员只讲过一句话,不知道班主任是谁,年级大会没参加过,科任老师一个都不认识——我真的度过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大学时代。昨天去傅老师办公室听她讲计划,我去早了,她还在辅导四个大一的学生。后来她跟我说,今年大一已经分好专业,还安排了导师,这几个学生都很积极。我笑了,一半是苦的,因为这么好的事儿我没遇上。我大二的时候在电话里跟妈妈说我退学吧到现在专业还没分班主任都没有辅导员见不到专业老师谁都不露脸,我们学生算什么?这算什么大学?

其实我大三的时候有想过出国重读本科。

好在这都已经是过去的话了。非常欣慰从这个学期起,我能有机会真正体验学术的滋养和沉浸其中的陶醉。这一切都是因为遇到一个好老师。

这学期的专业课是傅老师上的,她给了我们几十份哈佛商业评论,每节课讨论一个案例,每个案例三十张A4纸。不过大部分人好像很怠慢,都拿要找工作要听宣讲会来搪塞,来给自己翘课的理由。相比之下,我好像没这么忙,所以我很愉悦地看案例,上课发言,和老师交流。很不明白那些怠慢的人,你们知道哈佛评论多么难弄么?你们知道多少钱一份么?甚至连班长课代表都课前嬉皮笑脸地去问傅老师,能不能提前走因为今天晚上有招聘会。老师不说什么的,老师只说希望大家都好。

傅老师看起来近六十,但昨天我才知道她儿子和我们一样大,在复旦念大四。昨天我们俩才知道,原来咱是老乡。原来阿拉都是上海宁。我也是昨天才知道,她是英美文学硕士,营销学教授。老师说,你们年轻,能熬熬夜,能拼搏拼搏,就抓紧时间好好珍惜,我现在想奋斗身体也支撑不了——她其实没有看上去年龄那么大,她其实和我妈妈差不多大。

昨天讨论完选题,傅老师知道了我的一点小故事,比如为什么会到这个学校,之前在什么高中,为什么要考研。她说她对国内教育非常不看好,研究生教育和本科差不多。不过她知道我的想法后,也不反对了,只是说:看样子你有搞研究的潜质,那既然搞研究了就要读到博士。我当场晕厥……(此处用了夸张手法)……

今早我收到老师短信,让查查邮箱她发了资料。打开后,说实在我是呆住了一会儿,邮件时间是凌晨两点十五分,她陆续发了五封邮件,都是为帮助我拓展思路而找的资料。目前只是在选题确定阶段,傅老师所做的,可能是其他专业的老师两个月以后做的、甚至是永远不会做的事。系里给了5个时间段,傅老师把它分成10个,我们四个人只要按照她的计划表一步步做就行。而此时会计和财管专业的室友们,还在为选哪个导师伤脑筋,还在为那些专业一个导师带十个学生而伤脑筋。

照例早晨8点去了图书馆,看了一阵书后我还是很激动。夜里两点了,我们都睡了,傅老师还没睡。早晨我们有人还睡懒觉呢,她已经醒了。我跟妈妈说,我这四年没白读,哪怕前面病句语法问题一大堆,最后的结尾却是这么完美。傅老师和我们抱怨说,上头安排的时间一点都不科学,大量读文献起码要一个月,一个星期够看什么,我已经写信给教务处了,可是你们也知道,这基本没用……谁说教授都是敷衍的,我这儿就有一个还保有立场和个性的好教授。

这篇文章有点突然,写起来也没个章法,貌似有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感觉。嗯,很突然。

其实大二刚分专业那会儿我见过傅老师,她代表学系发言,欢迎我们的加入,那时候我也是第一次感到她的人格魅力,心想这专业还不赖,貌似挺值得期待,没想到这一期待就期待了两年。这学期上傅老师的课,看她一讲就是三个小时好几次喘气特别累,我都觉得很难受。我还是不能明白那些翘课和找工作找成神经病的人是怎么想的,系里为数不多的正教授的课就这么让你们不感兴趣?即便不感兴趣,那上课到场,也该是学生对老师最好的尊重吧。

有两件事我印象很深。

一次是系主任提前半小时来给我们将论文开题的事儿,讲完后是傅老师的课,时间差不多时,系主任发现傅老师在门外,而她已经在那儿站了好一会儿了。教室里空位很多,推门进来坐下完全是再正常再合理不过的事儿了,但是傅老师没有,她站在门外等主任说完才进来。这之前傅老师是系主任,新主任比她年轻一些。那天傅老师给我名片的时候,还特地跟我说,现在主任不是我哦,这名片是老的。

还有一次,课间的时候,要签到。有同学懒得起身,就叫另外的同学一起签掉。傅老师看到了以后,一下子变得特别慷慨激昂,告诉我们,签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权力,别人没有资格为你完成这件事,你也没有资格让别人为你完成这件事。尔后她又说了自己在美国留学时发生的事,说到现在国人的一些怪现象,最后教导我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你们要时刻自己给自己尊严。那十分钟的下课时间前所未有地长,在教室的学生都认认真真地在听她讲,我从来没有见傅老师这么激动,这么掷地有声地陈述什么。她说那些的时候,我有一瞬间恍惚以为自己是在高中的课堂,讲话的那个人是张Q或是陈Y。原来我已经四年没有听到一个老师给学生传输德行的思想,原来我已经四年没有遇到,老师,了。

这些事情可能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们大家遇到得多的去了,我之所以写下来,不是靠理性,是靠感觉。因为这几天,论文开始后的这几天,我的心在经历好久都没有遇到的涟漪,那种因为遇到一个好老师而震颤的感觉。

10点的时候我把改过的选题邮给了傅老师,她说可能得明早看现在有别的事儿忙。我顺祝她晚安。

现在零点了,傅老师您在做什么呢?

(完)

我没什么大梦想,但我不想和别人活得一样

晚上突然接到女人的电话,被约去吃夜宵——如今要见到女人实在是件难事,要在她那满满的档期里求饭局,实属不易。

大家习惯叫她MM,不过自打我认识她,就一直叫她女人,和称呼名字一样,干脆,明白。女人如今是当红平模,刚从三星手机片场归来,明天又飞去安徽卫视录节目。

女人刚开始的时候是个舞者,在学校的各大小舞台上挥洒自如。但也因此,一些人对她的印象,总停留在浓妆艳抹、成熟有风韵之类的半褒不贬模棱两可的评价上。比起深层的了解,更多人乐于讨论她旁人眼里过火的着装,或者其他花边的内容。这种氛围的格调,很像小时候家长们在讨论一个小孩子这里那里,然后教育自己的小孩子不要这样那样。女人是我众朋友里最有个性的一个。

那时候我们都乐于谈论梦想,女人说她要开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秒掉四大;我说我那些梦想都是过分理想的梦话,就算容易实现,也很快就被现实所击碎。不过我们都没有嘲笑对方,她一直会问起我的媒体路走得如何,我也会偶尔在QQ上闪一闪问一句:女人,干嘛呢。

最早时和人谈论梦想,得到的反应基本如下:附和的支持;中庸的支持;反对的;无意见的;假惺惺的支持;还有种很绝的,把我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后来我有点儿小成就了,就来跟我攀亲攀故的。而女人是那种适合谈论梦想的人,没有一丝虚情假意,会把话当回事儿的人。

自打她走上演艺之路后,身边那些乐于讨论她的群众们又更新了谈话内容。今天吃饭时女人问我:有人说我整容,你信么?我答:你整容不会不告诉我。真可谓是人怕出名,好在女人不怕流言。许多人以为她今天的成就轻而易举就得来,但是没有人知道她这之前有过怎样的生活。一个舞者要从小舞台跳到大舞池,最后站上荧幕走进爱慕者的记忆里,这其中要经历的艰难坎坷,并不是七嘴八舌的群众们所能理会的。外界习惯将一切演艺界的成名归为黑幕和潜规则,这样的心态不是嫉妒那是什么?

我有时特佩服女人,能那么不畏惧他人的眼光和说法,总是自信地走着自己的路,还风姿绰约的。即使有苦闷,也都能自己咽下去,消化掉,做事情很有原则,很有主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比我成功得多,莫非以后真要应验那句玩笑话:她若开第五大我就去五大做厨师烧菜做饭。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身边很多人所缺失的品质,一种不说大话但是踏实前行的素质,三年前她也不知道自己会有今天,只是抓住了落在自己面前的机会,去争取了自己应有的成就。人不可貌相这话我非常相信,传统意义上是说,其貌不扬的人不能说没有出彩的地方,而我生活里的经验更多的是让我知道,其貌很扬的人,可以有不扬的内心和超扬的内心两种,女人是后者。很多人以为这样的女生空有外表没有内涵,光有打扮的心思没有独立的意志——他们错了。

今天我说,我们这种与学校体制格格不入的人,也在这三俗之地儿混了三年多了,太不容易了。然后我们哈哈大笑。这比最早时候的唉声叹气好多了。

女人的事业有成警醒着我:凡事儿别想太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此话虽然老套,可绝对是金玉良言。关于我曾经的低谷那都是过时的话,不过我还是记得有一次问Van: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Van回答: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那时候我已不再谈论梦想云云,但并没有放弃努力追求的念想,猛然悟到有些东西强求自己改变就会很痛苦,因为打心底里我是以此为傲的,我没什么大梦想,但我不想和别人活得一样,这就是我全部的理由。

赶紧死,或者精彩地活。生命居其一尔。

这样的城市

这座城市原先很繁华但是很有秩序

这座城市原先很市井但是不缺品味

这座城市原先人不多但是邻里热络

这座城市原先没腾飞但是特别踏实

这座城市现在因为一个博览会而把每个路人都看成了恐怖分子

这座城市现在因为突然涌入的人流而把每个公共交通工具的枢纽变成了检验站 继续阅读这样的城市

我评2010上海高考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今年再次采用材料作文的出题方式,应该又是上海考试院创造的一个新记录了——连续两年出材料作文,恩,噶噶苗头来看,明年会是什么题型呢?

在上一篇09年的作文点评中,我已经指出了材料作文的特点和作答要领,即话题可供发散性思维的空间较大,并且一般材料能引申出的道理和观点很多样化,这可以为不同思想层次的考生提供构思选择。

来看今年这题。

首先读题,这一关肯定很多人闷掉,为啥,因为孟子那句话里面有大家不认识的字!但是!这是噱头!就像政治分析题上来喜欢描述背景盖大帽子,但是重要的点有用的信息都在段末一样,这句的重点在“意思是”后头。我推断一下各路考生的思维方式,估计能有以下几种理解:

1)绝顶白痴型考生:哦,题目里说丹麦人钓鱼带尺子,说明丹麦人很细心。

2)绝对民族主义考生:切,丹麦人有啥了不起的,阿拉孟子也有同样的道理的喏。

3)稍微戆憨憨考生:没看懂,丹麦人干嘛说要让小鱼长大?哦,孟子说得有道理,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4)脑子短路型考生:为什么会有更多的鱼?

5)思维跳跃型考生:说到尺子嘛,必定跟度有关,哦,原来是要我们说生活中的度!(这一点可以作为立意来构思,但比较平庸)

6)一夜没睡好的考生:题目说道理贯穿在我们生活中,那我就写我和爸爸一起钓鱼的事情……

……

不一而足。

当然,还有两路考生还没列出来,有一路是会写作文——起码是会写应试作文、懂得考试技巧的学生,另一路是天生作家型,就是靠天赋行云流水下笔成章的人才。这两类学生就是一类卷二类卷的主力军。

题目中所涉及的这个故事,其实在近几年非常流行,新闻里也常播报,一般用来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道理,即:渔民们捕到小鱼后会将其放生,等到长大了再捕捞,这样可以保证鱼塘的生态平衡和渔业的永续发展;还有就是,有些渔民为了挣钱或者是收成不好,迫不得已将没长大的小鱼也捞起来卖了,恶性循环。所以个人认为,这个题目源于生活,有助于写得高于生活。

那么有哪些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呢?从高考作文关注的点依次有:

1)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永续发展——现实层面

举例:完全地只能就事论事,很可能写成生态报告。

2)人生是场马拉松,不要苛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社会层面

举例:比如当下很火爆的幼儿辅导班、才艺班,都是不科学的培养方式,与其让很小的孩子受这样的束缚,不如等孩子长大一些,知道自己兴趣在哪里,再作选择也不迟。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区区几张奖状,更可能是一生的追求和术业专攻的成就。

3)过分贪婪、短视将导致恶果——人性层面

举例:商业社会难免利益为先,但过分贪婪什么都想抓如囊中连蝇头小利都不肯放过的人,是得不到好结果的。诸如贪污腐败等等时事可以用上。

4)越想得到、或者抓得越紧则失去得越快——自我价值层面

举例:青少年在追求梦想或者目标时,容易急功近利、涸泽而渔,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以结合自身的实例,加上古、今、中、外百搭的论据,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叙尽量少尽量少,议能多则多)成文。

5)最高层次——全社会的人文关怀

当下社会浮躁、务虚、忙碌、容易乱掉节奏,真正能静心沉下气一步一个脚印的人越来越少,这样的品质也越来越少,考生可以就此点做深入论证,很容易将主题升华到全人类的关怀上来,写得好能有发人深省的力量,写得不够好,也至少能在立意上博得高起点的分数。

我上面列的这个层次其实就是所有应试作文的无敌框架,我们从小学作文开始,就是为了一步步达到最后的这个目标,小学写记叙文、写日记,来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后来知道要有社会责任感,那就要注意社会现象,再后来懂得自我超越,就要关注价值的实现,最后成长为准大学生,要担起建设的重任,所以要以世界和平为美好愿景,关怀全人类的喜怒哀乐。

大概我这么写会让各位看惯V同学文章的人觉得有点别扭——咋那么“红”、那么“正”,没办法,应试作文,要委屈一下。

差不多了就说这么点,很期待今年上海能有满分卷。

PS

最后一个小地方我瞎说一句:上海人说尺就是尺而已,不会说尺子,考试院这次与国际接轨了……

(完)

会有那么一天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台北到淡水”民谣演唱会  /  特约撰稿 徐颖

这不是我听的第一次现场,但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小娟。

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深夜独自行走在东三环的街头,听者商店卷帘门拉下的哗啦声,看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归去,撞见白天穿着盔甲夜晚放开包袱的两个男孩子深情的挽着手臂前行,还能瞥见在路边摆摊儿的小贩们整理起自己的一家一档。路过一间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买了第二天的早点,却在出门后遇到一个被深深夜色埋没了身影的乞讨的老人,弯腰把刚买的面包递给她,“吃点儿东西吧”——我没有能力帮你更多,但我可以帮你吃上一顿饱饭。

在被最爱的歌声和残酷的现实洗涤的夜晚,我没有抱怨自己滑落的泪水。

私以为,民谣的可爱之处,就是充分体现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特点——你可以为张玮玮的那句“你给傻逼织毛衣”将心中的憋屈泄得一干二净,你也可以为周云蓬的“中国孩子”叨念出心里许久平复不了的波澜,当然,你更可以为小娟柔美又略带活泼的“红布绿花朵”会心一笑。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乐队原来由小娟、黎强夫妇,以及已故乐手于宙组成。08年于宙离去,而他的死竟然因为这个国家的一些避讳,成了不能提起的禁忌。小娟曾在一次演唱现场,将《好久不见》献给于宙,大屏幕上连续播放的照片,让那一段段美丽的光景如海市蜃楼重现出来。

晓光和荒井的加入,让这支乐队更富有了表现力,荒井在安可环节的一段打击乐表演绝对可以说是整场演出的高潮。晓光胖胖的很憨,在最边角的地方,静静地更换着口琴、长笛、电子琴、萨克斯等乐器,你可以不经意地忘记他,但是你会在每一个完美的乐曲收尾时想起他。

小娟的歌很富有感情,可是并不会让人只联想到爱情,这是我认为最美妙之处。她在唱青涩的爱,在吟微妙的情,可是听者能抛开这些,只是感受那份心的震撼。说小娟是治愈系,绝非言过其实。

两年前听栖昔的节目,听她介绍那么多的乐手,那么多的小剧场。认识她后,她推荐我张玮玮的《米店》,然而这一曲就此在我的IPOD里播放了116遍。后来她不再做节目,而我不久成为了这家电台的一个幕后制作。开始认识更多音乐上有共同语言的人——这一切竟然都因民谣而起,如树叉一般生开到更多更多的领域、人、事、情。

我们那么爱民谣,是因为我们的世界那么荒唐;我们那么爱小娟,是因为我们的天空那么脏。小娟是一剂解药,让你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这个世界能变好。

卑微的幸福感

晚上在图书馆翻杂志,有个男生递来一张问卷——大学生幸福感调查。共20来个问题,主要集中在目前觉得幸不幸福,对未来是否有信心,目前幸福的来源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愉悦地填写着答卷,像是在审判自己的生活一般,带着莫名的自豪感和无比的崇高感给自己这瓶颈生活画上了满意的对勾。有一道题问得很细,列了10个幸福指标,爱情,家庭,学习,工作,生活,理想等等,用量表来度量你的幸福感。回头再看这题,竟然都填了“一般”及以上的选项,看来我平日里那么多的抱怨和悲愤,此刻都化作心太软的灰尘了。

其实抱怨和悲愤还是有,只是,用大众的眼光来看,这和自己的幸福感没有多少联系。
你看,那些被强制拆迁的村民用自焚的方式抗议,这事儿让你有丝毫的不幸福感么?你看,那些打了疫苗染上了致命疾病的孩子还不知道明天是怎样,这事儿让你有丝毫的不幸福感么?你再看,鄂尔多斯把大片的防沙林铲了花10年功夫建了个高尔夫球场,这事儿让你有丝毫的不幸福感么?假如谈不上幸福不幸福,至少大多数人是无感吧。

对于这些大多媒体都在报道,每天充实眼耳的令人震惊唏嘘慨叹无语的消息和新闻,受众也只有暗地里骂上两句,或是吃饱饭乘个凉摇个扇子在麻将桌上口水一把,再来个什么黑幕或者小道消息于是这话题基本谈尽了。“你能做的真的很少,管好自己吧。”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被这么教育的。于是,有关幸不幸福的问题,从来都不会涉及一个选项:他人的苦难。

他是你的亲人,你感到痛苦是天经地义;他是你的恋人,你感到痛苦是爱得深切;他是你的朋友,你感到痛苦是你够义气;他是你的不太熟悉的路人,你感到痛苦是你还有善心——如果他是与你十万八千里平生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呢?你感到痛苦,是你真的有良知。

在我的家乡大兴土木,为了一个博览会把地下挖空把地上翻搅,把公车改道把高架边上视线内的老旧房屋外墙粉刷做面子工程的时候,在遥远的穷乡僻壤小村小落,纯朴憨厚的老人把汽油浇在身上点燃,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争夺最后一点居住的希望。在一线二线好几线的城市七嘴八舌嚷嚷着房价会不会崩盘大学生是不是都要做房奴,蜗居会不会成为现实,另一个小村子里的一个女人,站在推土机前为了要个说法,结果被推倒进了土坑里生生活埋。在他们的生命如轻烟散去的时候,那些必须为事件负责的人依旧宝马香车、歌舞升平,他们的幸福感有减少吗?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呢,幸福感有减少吗?心安理得的做旁观者吗?

这社会里不是没有幸福感,是有太多卑微的幸福感,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你的口中我的口中背诵了千遍万遍,考试靠它得了及格分,可是现实里最底层的那一个需求,很多人都没有能得到满足,那还谈什么自我价值实现?

媒体可以揭露和谴责任何不法行为,但不能代替法院去判决任何人。

媒体可以批评各种错误行为,但不能代替党政机关去处罚任何人。

媒体可以指导人们思想行动,但不能代替行政业务部门去指挥命令任何人。

你看,媒体多么的尴尬。

施拉姆:新闻学院所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

你看,我又不是新闻学院的学生,还在这里拧巴,我也好尴尬。

刚才那张问卷的自豪的崇高的幸福感,在此刻,通通变成了卑微的修饰对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