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a是我的师姐。作为小了很多届的“小朋友”,我对于师姐一直是心怀钦佩——她给我的感觉总是那种“只可远观”的“高端”感。拥有五年顶尖FMCG外企工作经验,从管培生开始到如今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士,里里外外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分分钟钟投射出来的都是金灿灿的活力与光环,而能约到她一顿晚餐绝对是这个水星逆行的阶段最令我欢喜的事之一。
晚餐前她刚从柬埔寨的旅途上归来,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去营业厅买了新手机给我发信说晚上六点半吃泰国餐这事她没有忘记——她在旅途启程时把手机遗忘在了机场的充电插座边、在行程中让硬物磕坏了相机镜头、在公共交通里弄丢了陪伴了9年的表哥送给她的iPod Nano、还在崩密列被九百年前的石头把脑袋撞了个大包。作为她一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生活后第一个用简讯联络的人,这应该是这个水星逆行阶段最令我欢喜的事之二。
其实也就是单纯地吃顿饭,帮助她缓解一下这趟旅程里几件不愉快的事所带来的哀伤,俗话说“求安慰”,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与一个level高的人谈话,即使是发发牢骚,也是与众不同的、清脆悦耳的。期间我们谈到了各自的工作和三观,更多的是我倾听她的讲述,听优秀的人如何度过坎坷,如何追索内心。当我发现坐在我对面这个非正式深入交谈、没有任何访谈提纲、仅仅是普通聊天的人竟然可以那么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并与我这个“临场类记者”进行互动,我遗憾当时除了我的大脑没有任何可以协助记录的设备,所以回家后的第一时间我赶紧靠着回忆把这些敲下来倒在屏幕上——这么好的经验谈,我想分享给更多人。
当然现场我们并没有像记者和受访者一样问答来去,以下是我梳理后归类的、用问答形式展开的客观记录,X是我,L是谈话对象。
对话:
X:500强FMCG企业Marketing都做些什么?
L:FMCG的Mkt基本属于极其极其traditional的,举例来说,你负责的品牌要推出一个新产品,虽然研发的事不归你管,但是你得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推这个产品,然后详细介绍如何推、推成什么效果,大到做哪些线下互动,小到包装用什么配色都得给报告清楚了。然后这个商品的生命周期是多少,每个月铺货多少量,需要哪些渠道哪些媒介去传播,等等,这些东西都得考虑。掌握数据很重要,当然涉及到各部门的配合,你也得会协调各方资源来支持自己的项目。
X:FMCG五年的工作经验大概是个什么概念?
L:我最初进去是当管培生,五年轮了四个岗位,什么部门都呆过。到第四年才开始专注Marketing,才开始带新人,因为我清楚知道必须先把技能打扎实了再去深入某个分支拓展能力。最初的时候我被安排到店铺轮岗,每天的任务就是穿着工服画着浓妆给来买东西的客人化妆,那种生活我想我不会再过第二次。但是我特别珍惜这一段经历,正因为我在一线的亲身体验,我才知道那些柜员们的艰苦生活,我才了解他们的喜乐与忧愁,这对我后来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X:听说外企办公室政治很严重?
L: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politics,但是你要学会如何柔软地应对且不深陷其中。某些FMCG由于产品原因女人比较多,常规的规律就是女人多的地方比较容易产生这类麻烦,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即使你不想被涉及也多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正确对待,保持自己的原则,假如你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你就别逼着自己学别人去抱大腿或者其他手段。你是哪样的人,就做哪样的人,别违背本心,别让自己觉得不舒服。
X:怎么知道自己下一步工作的状态会是什么?
L:这个问题可以拿你举例。根据我的判断你不是那种适合做GM的人,因为GM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往往是那种圆融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显著特色,但是特别适合协调组织。而你身上还有棱角,而且你有特长,所以你是可能在某一方面成为专业人士,而且是特别shinning的那种。就像一个章鱼,GM是章鱼的头,他来协调每一个触角,而你就是那些触角中最长的那一个,往往更强健更耀眼。如果是这一类人,那你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特色变得无可取代,当然这同时你也可以同步去学习其他触角在做的事,这样你获得的信息就永远是新的、不落后的。
X:我当时想走学术的路线,没想到不得已临阵磨枪被押到了工作的战场,倒是后悔那时候没好好做职业规划。
L:别去后悔任何事。最简单不过了,你小时候一定不会想到十几年后的电子设备满天飞的今天你能写一手好字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了不起。就跟我小时候学习美声一样,现在别人听说我会唱美声都觉得很惊讶,似乎这都是电视上或者剧院里才有的人。我本科读了五年,因为最后一年我选择去欧洲做交流生,别人都认为这拖了一年时间也没什么大用,不如早点工作,但是那一年我在欧洲收获的知识、能力、人际关系都是别人没有的,回来后的半年我还学习了西班牙语,这些都不是浪费,更不是让人后悔的事。我到现在有三个这样的阶段,第一个是高考时,我被保送,所以提前两个月过暑假,那四个月里我学了很多新的体育运动,第二阶段就是欧洲那段,第三段就是现在,五月份离职后我带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下一份工作下个月入职,这半年我休息调整得也很好,虽然没活儿干了别人上班我休息我出去散心不但没钱赚还花了不少,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回头看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那些经历是多有用,当下千万别说后悔。
X:所以这么看来你完全不是别人告诉我的那种工作狂。
L:我不是什么富二代之类的,我得靠工作挣钱过日子,不工作我就没法生活,这半年旅行花了太多钱这次又丢这丢那的,全补齐了那钱也用得差不多了,所以下个月我又得开始工作。不过这些都不是全部,我每天还是会有很多绝对不可以compromise的时间和事情,比如去听我喜欢的音乐,去做我已经成习惯的事,都是雷打不动的。我五月份一个人去西藏,车开到山腰轮子打滑,我坐的那个位子正好挨着悬崖边,我们一车人就在那静静不动,等司机加防滑链然后小心开走。那一刻我脑子里想到的只有我父母,我完全不会去想假如我有了不测我的工作怎么办我的前男友怎么办等等,我只想到我的父母,我还没好好陪伴他们。于是从西藏回来后办完离职手续我就带爸妈一起去旅行了。
别人看来都是一个评价“怎么会有Lucia搞不定的事呢!”,但我怎么会没有低谷呢也是会有的啊,只是你可以选择展现给别人的那面是什么样,带给别人的能量是什么样。对了,关于职业选择你可以去看《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挺好的一本。
X:我觉得我应该把今天这顿饭写成一个采访稿,我也做个什么“一百人的一百次谈话”之类的写作项目,你就是第一个。
L:会写东西是很好的优势。我是擅长用讲话来表达的,但是用文字来表达就绝对没有你强,所以这又是一个个人特质的问题,你想做就赶紧做,文字能保留的东西更多,传播起来也更可靠。
X:好啊,那我得先把你介绍一通包装一下。
L:哎呦那还是隐姓埋名比较好哈哈哈。
X:不过假如我事先想好是要来取材的且告诉你了,会不会变得很拘束?
L:当然不会,我还是会这么自然地说,因为我觉得跟你没什么好隐瞒的,都是坦诚、自在的。我有一种天生的能通过一两句话就判断对方对话习惯的能力,所以一般和我交谈的人都很愉快似乎互相认识很久,因为我很快能知道对方喜欢聊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当然基础是基于事实和开诚布公的交流,不带一丝虚伪。
后记:
这半年来我遇到了很多贵人,他们帮助我一步步接近真实的我,而我也在这过程里找到了久违的自信。我始终相信,不论时代再如何变化、沟通的工具再如何变革,“面对面交谈”永远都是最真诚的方式,你看着对方的眼睛,看着他随语气变化的表情,跟着他的讲述一起心情起伏,在这样的交流中从陌生到相识、从不熟悉到热络,从有距离到彼此信任,你会发现这些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实在是时光所赋予的最好的礼物。
当我摔倒又站起来,迈过那些坎坷,重又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我所身处的世界时,我内心充满了感激。就让这股力量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支撑我去写更多可爱的人有趣的事,愿理想主义的光辉成为我前行道路上永恒的陪伴。
(全文完)
现在正处于迷茫期,看了很有感触,期待这个系列!
记录的如此详细,你是录音后整理的么?
文中已经写明,未采用任何除大脑外的记录设备,全靠回忆。
: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