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书

今天头一次想到要把书弄弄干净,虽然放在封闭的书橱里但是还是有灰尘和虫斑,特别是一些陪伴了十几年的书本,脱胶的、掉线的不在少数。 

晚上一个人跑去办公室,安安静静地认真裁切霉边,一毫米一毫米地调整,生怕多裁了毁了原本美观的封面。摸到的每一本都有故事,意外掉落的夹在书中的小卡片、书签、带着笔记的腰封勾起了一幕幕生动的回忆。最后把修好的书套上保护袋,然后一本本放到帆布包里。入夜了,办公楼里空无一人,伴着自己的脚步声出了大门,扑面而来的是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还有对面公园广场上传来的老歌旋律,站在路口等红绿灯的一瞬间,我忽然对手中这沉甸甸的一袋书起了敬意——如果没有一袋袋的它们给我营养,或许我的眼界会很小,一面妄自菲薄,一面又孤芳自赏。 

虽然依旧是个不喜言谈,特别抗拒社交、一本书可以安静过一天的宅人,但多谢书中世界的“阅历”赋予我的勇气,为我消解恐惧,从容平和地应对这一切。人与人的见面,不带任何色彩最好,我觉得我是个无聊的人,所以你也不必一定有趣,就这样就很好。 

Kindle,让阅读更美好(2)

我又一次写到了Kindle,应该有很多人熟悉这个题目。写上一篇的时候,用Kindle还是小众的行为,豆瓣的Kindle小组只有三千人,帖子里没有那么多商家或者代购或者拼单等等的讨论,只是很单纯地有一些测评和书籍资源共享。

那台陪伴我三年整的Kindle 3(现在名叫Kindle Keyboard)今天正式退役。它仍然运转得很好,只是偶尔会有残影。但翻页速度、固件的版本以及其他的各项功能就比不上最新的KPW了。所以我买了个新的KPW

这一次我选择了海淘,也是我第一次海淘。整个操作流程如下(全部为北京时间):

  • 1016日在美国Amazon官网下订单,一个无广告版的New Kindle Paperwhite139美金;一个配套的原装皮套,39.9美金。免运费。
  • 1018日美国Amazon将货物送达美国收件人(即转运公司的仓库)。
  • 1019日我支付给转运公司144元人民币的运费,申报物为电子书和配件,申报金额178美元。采用新加坡邮政专递。
  • 1023日我的包裹从美国俄勒冈发出。
  • 1026日我的包裹抵达新加坡港口。
  • 1029日新加坡邮政EMS发出了我的包裹。
  • 1031日包裹抵达上海邮政处理中心。
  • 111日包裹从上海邮政处理中心发出到区级配送站,不幸的是送错了站点,于是被返回上海邮政处理中心。
  • 112日包裹从正确的区级配送站出发,在外办事回家途中路过公司,终于拿到了我可爱的Kindle。(心情激动难以形容)
  • 包裹外层是EMS的气泡信封袋,里面直接就是Amazon官网的Kindle外盒,非常单薄,万幸的是在长达半月的颠簸中它安然无恙。机器+皮套+运费全部总价1250元人民币左右,上一台K3我买的时候找的是网络代购,光无广告版的机器花了1190元人民币。

K3来说外观的改变是很大的,而对一代KPW来说外观没有改动。 我特别喜欢这代KPW的单词卡功能,还有可以计算你的阅读时间、可以在当页调出全书页面进行快速翻页预览。

这也是我第一次用原装的保护套,自动休眠功能比较贴心。

当年的K3对我来说是阅读史上巨大的飞跃,一是解决了看原版书的问题,二是解决了阅读网页文章的问题。而KPW则在这个基础上优化了性能,翻页不再有黑屏闪过,而是类似渐显渐隐的过渡,也提升了阅读速度。

要看翻页速度和具体操作画面的朋友可以看官方视频,视频在youtube上,别问要怎么打开。

其余的话就没有了,读书这件事,本来就是没那么多废话的,事。

写在Kindle Paperwhite发布之日

昨天奔波劳累,本想早些睡。但还是忍不住要看一看今天凌晨两点的Amazon发布会,于是躺在沙发上小憩一会儿后便刷着围脖等直播。

说起Kindle,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故事。因为Kindle,让阅读更美好》这篇文章,这个博客突然被很多人发现,它被推到豆瓣九点首页,被数字尾巴的编辑转载,在微博上被不断艾特,和很多陌生人互动交流,因为它而认识了几个靠谱的网友,接触了原先并不习惯的网络社交。那以后有关Kindle的信息一下子多了起来,很多人开始使用它,而我也后续分享了一些有关Kindle阅读的资源以及我的观点。到今天为止,文章里的这台Kindle 3依旧健康地陪伴着我的每分每秒——我每天都带它在身边,等车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等餐的时候都不会很空虚地度过。

去年Kindle 4发布的时候,我对它的新造型有些失望,对可触摸的屏幕设计也无感,倒是因为Amazon圣诞节的打折活动而额外花259美元购买了一个Kindle DXG来阅读PDF电子书。现在看来它是Kindle系列中唯一一款始终保值的产品。在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使用后,对于Kindle我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使用上也比一开始有了变化,在这里一并谈一谈罢。

一、使用推送功能多于单纯看书

最初,我是为了阅读在美国Amazon购买的电子书而用Kindle的。对于当时看纸质原版书查字典不方便的情况来说,有一个Kindle这样能用光标点击就完成查词的机器,实在是太好了。而它的那些硬件参数——E-INK屏幕,轻便的机身,耐用的电池,简洁的设计等等,倒是一个次要因素。于是这么完美的电子阅读器立刻就让我沉沦了,接近于再生纸色彩的墨水屏幕是电子阅读最合适的选择。

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一些6寸大小的PDF中文书,看了以后发现很少有全本的,于是自己想办法把A4的大小转为6寸大小,总之这么折腾来去最后我耐心耗尽放弃了。而且我是个特别不愿意使用汉化系统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用原系统读配套的原版电子书,简简单单的最好。

去年十月份,我开始使用SENDTOREADER的推送服务,那之前也用过国内的一些推送,比如把每周要看的杂志设置成定时推送等等。但最终都面对着一个内容选择的问题——整本杂志推送过来,一页页翻过去,只有少数几篇自己喜爱的文章,渐渐地对这种缓慢的翻页行为也产生了厌倦。所以当我使用STR的推送后,才发现Kindle的功能可以拓展到如此之大。

我不喜欢对着电脑屏幕阅读,特别是每天工作要面对电脑八小时,一天下来眼睛快瞎了……使用STR,在浏览器上设置好快捷标签,看到满意的文章,点击一下后,网页就转成Kindle的文件通过wifi无线发送到了机器上,整个过程只有三十秒。现在,这个功能成为我使用Kindle最主要的因素,每天使用Kindle阅读的90%时间都是在读这些网页。因为有一个巨大的现实是,原先的看报听新闻读杂志等事宜在现在有很大一部分被网络浏览所替代,速读一下网页的文章,觉得有必要继续读就推送,没必要就离开页面——做自己的新闻把关人,能节省很多时间。

二、愿意付费购买电子书

在原先的文章里,我介绍了几条获取免费书的方法。但这不意味着我不支持付费阅读。在当时中文阅读市场没有推出完善的配套付费内容时,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搜索去获得看似免费的内容——为什么说是看似呢?因为一切你觉得免费的东西都是要花代价的!在一堆浩如烟海的免费内容里,找寻你所需要的、质量过关的书,花费巨大的精力,一次次试错,一次次做小白鼠,这些时间全都是在付费。于是我们愿意去相信意见领袖们的话,相信别人推荐的资源,相信有人把关的内容。所以,在豆瓣阅读推出付费阅读后,我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Kindle推送试用,起初是选择一些免费的杂志和试读内容,最近开始付费购买。我在豆瓣买的第一本电子书是任晓雯的《她们》,8.99元人民币,两天时间看完了。前阵子搬家,对于书的处理让我困扰了很久,于是这又成了我支持中文付费电子书的一大理由——书多真的没有地方搁。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中文电子阅读的市场规范起来、丰富起来。那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吃力地去大海捞针般筛选内容,那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可以承受的价格获取满意的书籍。那样我们就可以简单一些办事,简单一些生活。

三、小时间其实很多

没有用Kindle前,我出门包里总是揣本书,经常选择性障碍,不知道带哪本。或许那阵子在读的书太重太厚不合适随身携带,或许某本书比较珍贵不想它被带进带出弄脏弄旧。有了K3后,带上它就好。并且在采用推送后,零碎的时间都用来读单篇的文章了,比之前断断续续读一本书要有效率得多——大部头的书还是花大块时间读为好。

原先觉得等电梯、等上菜、等公交、等地铁都是一点点时间,能干什么?直到我有一次认证掐表计算了一下、实践了一下,才发现在等电梯到我的楼层把我运送到一楼这个过程里我可以读完一千字的文章!于是再也不敢荒废这些小时间,有几次想着也就吃个饭不用带Kindle了,却遇到迟迟不上菜而无所事事的情况。

小时间除了玩手机打游戏刷微博,其实用来看看文章蛮好的。

四、善用工具,让它真正发挥效用

这个时代,太多新鲜有趣的东西进入我们的生活。当小学都已经开设“ipad的时候,我们不知该担忧还是自豪。对于数码产品我的一贯观点是:选择你真正需要的,好好用它。那些所谓的开箱晒单等等的活动我向来是觉得无聊透顶的,拥有太多的产品的结果就是你会迷失自己,不知道到底需要哪个。说到Kindle,就有人要提ipad,现在还有其他的一些平板会被拿来比较,很多人买之前要到处询问这东西值不值得好不好——值不值得不该你自己说了算么?与其花时间去比较所谓的性价比,不如问问自己你真的会用它吗?你又想要打愤怒的小鸟、又要能上网看视频、又要能墨水屏幕看书、最好还能紧急时打个电话,这种设备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而是你不可能真正去用好它。用了Kindle了觉得屏幕小,买个平板说要看PDF,看了后说背光太厉害眼睛不舒服,最后都弃之一边任其落灰。世上没有什么可以兼得的美差事,把握重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地处理才是好的选择。

两年后的现在我还是会说“Kindle是我最喜爱的数码产品,没有之一,我喜欢它低调又实用的特性,目的简单、为着阅读这件纯粹的事情而存在。就像我每天要用的钢笔和本子一样,它也永远在我随身的背包里陪伴着。

最后来点一下题,这次新发布的Paperwhite带有背光,对这个功能我持保留意见,毕竟我看中它的就是没有背光看起来舒适,但E-ink屏幕有背光或许是另一种效果,在有光线但不充足的地方可以稍微提亮一下屏幕帮助阅读也是件好事。

end

用好你的暗时间

这是一周一本书系列的第6篇。

最初是在豆瓣九点看到刘未鹏的文章,然后知道他有本书叫《暗时间》,一开始以为是本物理学方面或者文艺类的书,直到看了以后才发现是一本Geek随笔,大量的篇幅讲到了学习方法和自我提升的方法,对于在校生非常有益,对于已经离校开始混社会的人更是非常有益。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暗时间、第二篇思维改变生活、第三篇跟波利亚学解题,第三篇内容很专业,数学性很强,所以这篇文章就不赘述,而是着重推荐一下适合大部分人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钻研一下第三篇,特别是程序员朋友们。

每个人都可以有暗时间

有时候看书,很多人——包括我,只能说是书,用英文解释一下就是:look较多,read较少。之所以read才是读书的准确描述是因为读懂一本书的最重要环节是去思考与消化,有些书看起来常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有多深,表面上花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英语中的reason,而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是极其重要的暗时间,那具体来看,哪些时间是暗时间呢?走路、排队等车、挤地铁、吃饭、睡前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进行思考与消化你所读的东西,这些就是可以供你日积月累的暗时间,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这部分时间给你带来的收益有多大了。

这样的一种时间铸就了一类人:你与他/她同龄,甚至你比他/她年长,但是他/她却显得很全能,怎么会有人文章写那么好还是数学奥赛金牌得主呢?怎么会有人代码写那么好画画还那么在行呢?怎么会有人足球踢那么好针线活还做特棒呢?怎么会有人每天搞科研钢琴也弹得那么好呢?怎么会有人……怎么会有人懂那么多呢?!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

所以培养一个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赶紧去发现你的暗时间,并好好利用它。古人说的三上,也可以放在现代社会来运用。准备一些单词卡,等车的时候拿出来瞅两眼,或者准备一个口袋型的小本子,随身带着,把灵感及时记录下来。

刘未鹏在此章提出的几条原则非常受用,在此摘录如下:

  1. 高效学习最重要的两个习惯:1)迅速进入专注状态 2)长久保持专注状态(抗干扰)
  2.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3.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一些人能在某个领域有成就,与另一些人的区别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4.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5.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6.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学习习惯

这一点从上小学起就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的点。有的人预习了之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人注重复习从而达到了拥有良好基础的效果,这些都是学习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在进入大学后,包括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以下几条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好习惯:

  1. 读经典
  2. 做读书笔记
  3. 将思考变成习惯
  4.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5. 学习一项知识,问自己三个问题: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至于哪些是经典、哪些是心理学的书,到书籍类网站搜索一下,甚至能找到不少前人总结的书单,这些搜索技能也是必备的学习方法,当你对一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第一反应不应该是问作者要下载链接或者原文地址,而是应该自己去动手找一下,这是主动学习的第一步。切记:莫做伸手党。

时间和效率

有关争取时间和提升效率,有十条可靠的方法:

  1.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把万事开头难的阶段熬过去
    子渔注:这可以说是做所有事情的金科玉律,大多数人是三分钟热度,你想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去做那坚持不懈的少数派。知难而进是非常好的品质,当你还存有热情的时候,前进相对来说很容易,当你连热情都没有了的时候,就别想熬过这阶段了。
  2. 重要的事情优先
    子渔注:这是诸多优秀成功学书里涉及的原则,比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是GTD时间管理中重要的原则,安排你的日程时务必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放在首要位置。
  3. 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子渔注:虽然利用暗时间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并不意味你所有的学习时间都只能是暗时间。有大块的学习时间必须好好利用。这涉及到上文说过的专注状态,比如说,当你看一本书看到精彩的地方却被打断无法继续,那再拿起来看时就很难回到刚才的状态,又比如写代码,当你写得很顺利整个大脑都在为之运转的时候,突然被叫去开了个会,等你再回来的时候要进入刚才的深度思考状态实在是非常难的。
  4. 也要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子渔注:同理暗时间。
  5. 重视知识的本质
    子渔注:学习一门知识的关键就是摸清本质,只有知晓本质才能融汇贯通。
  6.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
  7. 抬起头来
  8. 退订rss
  9. 有时间吗?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
  10. 有时间吗?看本书吧
    子渔注:要坚信:遇到任何问题,找书去就行。同时,要勇敢地看英文原版书,多锻炼,就渐渐能很自如地读懂。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我亲身体验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然后我做的事就是将它写下来,而在书写的时候——有时是打字,惊讶地发现新的内容仍然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提纲只有几行字但是写起来一泻千里。

关于书写,《暗时间》里提出的几大优势是:

  1.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
  2.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
    能够用纸笔缓存思考的中间结果正是人类的理性之光能够走得如此之远的最重要条件。
  3. 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
  4. 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
    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把思考写下来让别人发现漏洞,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助益。
  5. 有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很多人不书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书写,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该写博客

这一点我实在太有共鸣了:写博客有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坏处。最初的时候博客是我的心情记录,渐渐转变成一个公共空间,现在正在朝更专业的博客发展。虽然形式变了很多,但中心要点还是一条:注重内容。我不止一次写到博客给我带来的改变和影响,也渐渐无法离开这样的一种表达形式。刘未鹏陈述的写博客理由与我不谋而合:

  1. 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际交流的方式也在改变。通过网络认识的人数完全有可能超越现实生活中的人数。特别是通过博客,在不知道外貌、背景等条件下,首先通过兴趣爱好、行文风格、文字层次来了解一个人,这样的方式应该说是更具客观性的。交流频繁了以后,和网友也能做到不打照面,就心照不宣;而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便利,也让与现实生活的朋友交流更为方便——来不及见面讨论,可以看对方博客上的观点先行了解。
  2.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所谓重度纸笔使用者的我,自然是对书写爱得要命。且不谈书法之类的话题,只是单纯的笔记与随录,也已是我的习惯。早就养成的边思考边动手写的习惯,让我能有很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写文章,在灵感不旺盛的时候,在纸上记下点点滴滴,在某一天,这些会突然连成线甚至,让行文变得很自然很流畅。
  3. 是最好的: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是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所以我也非常赞同用这个方法来检查自身的学习质量,当你没搞明白自己懂没懂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讲给别人听,听别人的反馈,或是讲给自己听,看能不能讲明白。
  4.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
  5. 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
  6.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7. 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当你的博客成型、有了固定的运营姿态后,遇到新朋友,便可大方地将它展示出来,别人对你的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那些世俗的、硬性的条件,而是能了解到一个更深层次的你,更饱满的你。

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有价值的博客

一开始的时候你是因为要写博客而去使劲思考和总结,指望给出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到了后来,就变成因为你习惯了思考和总结,因为你意识到书写是更好的思考,你就必须使你的想法成为文字。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除去一开始为了抒发心情而写博客,另一个让我坚持下来的理由就是对写作的热爱以及在生活中的郁郁不得志,故而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表达。而长期写一个有价值的博客,我尚在摸索中,不敢说它多有价值,但我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我的这个博客应该算是好看的。

从源头上来说,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且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这也是我一直相信的你只管追,莫问前程的体现,当你注重内容和过程后,结果自然就会达成。

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刘未鹏总结的四点是:

  1. 专业领域技能
  2. 跨领域的技能
  3. 学习能力
  4. 性格要素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性格要素是天生就决定的,但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后,发现这也是可以通过人生历练与阅历来改变的。前三者可以通过加强书本学习、听别人的经验来提升,而最后的性格要素则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所以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认识世界前,要首先认识自己。

书单

我把《暗时间》里提到的书列成了一张豆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结语

最后,用我一直信奉的T.H White的话来收尾:

治疗悲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学习一些东西。当你受到打击,经历挫折,从骨子里颤抖,看到你的世界被人摧毁,体验你的荣誉被踩进下水道,发生这些事情之后,你要学的只有一件事情。学习世事为何如此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唯一可以让心永不疲惫,永不疏离,永不后悔的事情。

伊迪斯·华顿的房子

编译自2012年5月23日《New Yorker》

小说家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是个对房子很有见解的人。她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和设计师欧登·柯德曼(Ogden Codman, Jr.)一起写的《房屋装饰》(The Decoration of Houses)。柯德曼坚持认为“房屋装修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两人都反对“粉饰粗俗”的装修风格。华顿以自己的名义在伯克夏郡的莱尼克斯镇建造了一座风格别致的庄园,这座蒙特山庄后来被看作是伊迪丝文学成功的标志以及作为一个独立女人的象征。她曾在给情人的信中写道,“果然,我更适合当个景观设计师而不是小说家,这里的每一处都是我的作品,远远超越我的《欢乐之家》……”

伊迪斯出身纽约豪门,是一位描述美国社会风俗、尤其是上流社会的杰出作家。她的作品非常畅销,四十三岁写就的成名作《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第一月就卖出三万本,一年卖掉了十四万本,这些骄人成绩让她在法国巴黎拥有两套豪宅,成为巴黎文学圈内著名的好客女主人。她常在作品中特意安排一些讽刺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拜金、粗俗习气的角色,并且喜欢通过描写房屋样貌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在《欢乐之家》的第一章,华顿描写了律师劳伦斯·塞尔顿(Lawrence Selden)的单身公寓,公寓里有“破旧的皮革椅”,“褪了色的土耳其地毯”和阴暗的阳台,看起来像个私人的绿洲。在最后,又描写了未婚女子莉莉·巴特(Lily Bart)的家,“除了能显示她一丝不苟的整洁习惯外找不出任何其他的个性的地方”。他们的屋子和当时纽约社会的众多单身男女青年有很大的不同——房屋坐落的地点、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房屋装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只有华顿才能读懂并运用自如的语言。

不过,《乡土风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才是她的在建筑方面的巨作。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姑娘恩黛(Undine Spragg)一步步跻身上流社会的故事——她的人生梦想就是进入上流社会。恩黛的情人希望她是浪漫的人,而没想到恩黛是个彻彻底底的庸俗“女商人”——“房子”是串联起恩黛从底层攀上上层社会的线索,而这些房子无一例外不是她通过战略形式的婚姻所得到的。她每换一任丈夫,同时换城市、换房子、换建筑风格——从褐色沙石筑成的房子搬进了豪宅。这些都是恩黛一次又一次错误婚姻的导火线——她认为大房子等于金钱也等于自由。

《乡土风俗》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在这俗气的画室里、红木制成并漆得光亮的护墙板上方,悬挂着鲑鱼色的粉红缎子,还有玛丽•安托瓦内特及朗巴勒王子的椭圆形肖像装饰。在华丽的地毯中央,一个镀金的桌子上的镀金的篮子里,有个墨西哥玛瑙石做成的、有着粉色蝴蝶结的手掌造型的饰品。要不是边上有本《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我真的没发现这间屋子有可以表明是给人住的迹象……” 就像华顿的山庄设计和她的性格有些类似一样,其小说同样也脱不了真实生活的投射。“丈夫和父亲在股市中失去财富”这个场景和华顿遭遇相像,但华顿表现得不如恩黛那么在乎。

余下的情节描述恩黛在这些由锦缎装饰而成的、监狱一般的房子里颠簸的生活,她不知道为什么这是错误的,全因为她对“什么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感到很绝望。去看演出是坐在包厢还是坐在正厅前排?写信是用高档的信笺还是普通的?是买新的珠宝还是戴旧的蓝宝石?当她第一次见她未来的姻亲家庭时,没有能理解表象背后的真实情况,这造成了她的悲剧。

书的最后一章讲到恩黛的最后一段婚姻,她看起来什么都有了——房子和金钱、稀有品、现代化的生活。她把房子装饰得跟她的裙子一样多彩,用真丝和天鹅绒的材料、加上有艺术感的镜子和戴面纱的台灯;她的梳妆室大得跟画室一样,还像模像样地挂了一些画。卧室褐色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个穿灰色天鹅绒的男孩,他的手搭在一条大狗的头上,看起来很有贵气很迷人,但看上去他也很失落与孤单——因为他可能某天回家后会找不到过去的痕迹,因为他的母亲会把它们粉饰一新。

你心中也有一束日光吗?

是一本带有美好标题、却谈论一个深沉的主题的书。早在2007年就买下了它,却在五年后的某一天,整理书架时才发现还没有读它。封面上那行“毕马威前首席执行官生命最后时光的感人记录”让人略微可以得知其内容,但放在五年前,我不会懂得毕马威的含义,不会理解执行官的含义,到如今,我有许多的同学进入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我才明白毕马威、安永、普华、德勤是哪一类性质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意味着什么样的责任。也时不时在新闻中听到诸如“又一名年轻的‘四大’员工因为癌症去世”的消息。于是此刻我来读这本书,似乎预先了解了很多、知道了很多。 

书中记录了主人公尤金在生命最后三个月的思想过程,回顾他一生的足迹与感动。当一个人能预知自己生命的终点,不再用那种明日复明日的心态来生活,要为剩下的日子安排有意义的事,尤金在书中说他是“幸运的”,因为如果他没有提前100天预知自己的死期,他还是会继续忙碌于准备商务旅行、开拓新业务、规划公司的未来。而这个“预知”让他决心重新制定计划来度过这三个月。

尤金说他有着非常好的快速调整人生航向的能力,源于在十四岁那年,母亲对一直深爱棒球的他劝导道:“你很有热情,能够成为一个不错的棒球运动员,但是你并没有成为棒球明星的天赋。”母亲希望他能保持住这样的热情,但同时走上发挥自我才华的应有之路。那以后尤金依然是棒球迷,但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发展道路,从而取得了成功。“不管自己高兴不高兴,这就是事实,我必须要坦然面对。……如果不慎驶入了错误的航道,我会马上改变航向驶向新航道,而不会有任何负疚感。我不会噙着眼泪回望来时的路,也不会带着忧郁彷徨走上新的征程。在我看来,明明已经不合时宜的事却偏要勉强,或者把明明是对但却难以承受的事强说为错,这些做法都是无益的。人们越是能够尽快地把我显示,效果就会越好。”带着这样的信念,尤金在接到“死亡判决书”之后,决心要迅速调整自己来应对新的波澜——从工作抽出身,认真领悟生命的真谛。书中讲到了尤金在得知病情后所写下的即将要做的事:

一直提倡要有不到目标不放松的韧性:确定目标、追逐目标、实现目标。
不停看手表和严格管理时间是我从前的习惯,现在必须要改变。
最后要做的事:稳妥地解决所有法律和遗产问题;结束一段段人际关系;追求简单;活在当下;去营造、也去迎接美妙的时刻和完美的时刻;开始向新生过渡;为葬礼做准备。
或许人真的要到了那个时候,才能明白要珍惜的到底是什么。匆匆忙忙地赶了一辈子路,却只执着于某一处的风景,而错过了真正的壮阔瑰丽的大好河山。在书里很多处出现了尤金对自己人生的审视与自白,在此摘录几句:

  •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我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我无力掌控时间,我也只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周围的世界。我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精力,怎样来分配精力,以及怎样用这些精力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 不幸的是,在商业世界里,衡量承诺的标准简化成了时间。通常而言,你是否对工作足够投入,就要看你愿意工作多少小时,就要看你要牺牲多少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要看你能够离开家为了某个客户漂泊在外地。承诺就变成了可信度,变成了要向世人证明你坚守着岗位,并承诺还会坚守下去。如果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那么你就证明了你的投入。如果你不愿意付出这么多的时间,那么你的投入程度就受到了怀疑。时间变成了惟一的衡量指标。
  • 我感到如果自己能够学会活在当下,学会体悟周围世界的美妙,那么我就会给自己赢得很多时光。而在我健康的岁月里,从来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时光。
  • 他们难以停下脚步,尤其是他们为当前的成功感到自豪的话,他们就更难回头了,因为他们一旦停下脚步,就感觉自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感觉自己重要并不代表你真的重要。
  • 不过,我要感谢这些挫折,因为它们让我再次明白,度过完美时刻的关键法则就在于:接受现实。完美时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品尝生活的各种滋味。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接受现实。
  • 在这样完美的一天,我的脚步渐渐放缓,最后步速趋近为零。不过尽管我移动的步伐如此缓慢,可是我依旧在追寻着阳光,追寻着太阳沉入地平线之前的最后的几缕霞光。日落西山,余辉散尽,世间的影子也随之消失。不过现在还有些许微弱的光亮,但已经不见影子的踪迹。迟暮过后,夜就会主宰世界。球场上只有你的身影,独自挥杆,跟努力地追寻着球的踪影。微弱的光线在我面前蜿蜒,此情此景更像是一幅画卷……

从这本生命遗著里,我从尤金身上学到的人生态度有以下几项:保持清醒,保持决断力,保持目标,保持宽容,活在当下,安于静谧,找到你的灵魂伴侣。并且,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最终会让你感到后悔,要珍惜眼前事,尽力把事情做好,只要你努力,这些就都在掌握之中。

不过,我也收获了另一个态度:在追逐梦想和满足自身欲望的道路上,我们一刻不停地在奔跑,跑得顾不上沿途的风景,跑得即使摔倒也要硬撑着继续——但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在追逐之外,有很多美好值得我们留意。切莫等到人生尽头,才想起要和家人共进晚餐。

如果你身边有迷茫度日的年轻人,或者是在四大工作的朋友,这本书都可以作为最好的礼物,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引航标。

(完)

拖延症患者你伤不起

虽然把棘手的事情先抛到脑后,过一会儿回过头来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给自己的拖延找个正当的理由,因为真实的情况是,那些“让灵感飞一会儿”的高效率人士,并不会在这个空档无所事事或者死命地刷微博煲电话粥,其本质是调整了每件事的先后顺序而已。

作为曾经的重度拖延症患者,现在能这么奋笔疾书地写下这些批判自我的语句,并不是单纯地再一次自我检讨,而是:很荣幸,我终于走向“康复”了。如同每一个让自己困惑的问题一样,从最初的无法自治,到后来渐渐明白,再后来着手改善,最后痛定思痛洗心革面,期间查阅了无数资料,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给自己开“药方”,失望过、崩溃过,终于悬崖勒马及时回到了光明大道。我现在完全可以保证,写完这篇文章需要花费50分钟——不是估计,是准确的计算。

在读过的诸多书目中,我着重推荐“病友”们阅读《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所以,如果你已做好成为一名战士的准备,那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拖延地把这本书看一下。而我的这篇文章将作为引子,给你指明一个概要与方向。

首先,确定你的目标。不是那种:我要在今年背完GRE单词,而是:接下来的天我要完成三个LIST。

然后,细化你的目标。比如:早晨起床后一小时内,我要完成LIST 1。同时,写下你需要的工具,比如:我得准备一张白纸来随手默写,以及一个时钟来提醒时间。

最后,开始迈向目标。在计划的时间里做计划好的事。

你一定会觉得我在忽悠你——有哪件事不是这三个步骤呢?太笼统了。但实际情况就是,我们会因为它的普通而以为它不重要,或者,因为我们有失败的经验,而对重新试一次感到厌倦,当你拒绝上面这三个步骤而不付诸行动时,你已经在拖延了。于是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今天起床太迟了,中午再补上背单词的一小时吧。结果就是一天结束了,计划的3个LIST仍未完成。拖延的心理本质上涉及到非常多非常多的因素,它甚至可能是你曾经遭受的失败创伤所带来的副作用——“我不可能成功,我搞砸了很多事,重新开始一定还是原样”;它或者是你自以为是的结果——“我不想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其他人,他们一定没有我做得好,等我有空再做,早晚会做完的。”;它或者是你总是充当老好人的结果——“我不能拒绝别人,我答应了A今天上午陪她逛商场,现在背单词来不及了,我得赶紧去车站。”;它或者是你完美主义心思作祟的恶循环——“B还没有回来,我必须等他来给我项目标准我才能着手做我这部分事。”……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在你的计划内找到一个良好的时间空隙来安放,你可以把时间继续细分下去,在你哀怨失败的时候,用十分钟背五个单词,提升一下自信;权衡一下事情的重要性,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更紧急的事,所以这个任务必须分配给别人,必须信任别人;给事件留一些余地,既然要赶去车站,那就先背半个LIST好了,总比没有背要好;B没有回来没关系,我先准备其他的资料,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别给自己等待的理由。

我曾常在写不出文章的时候,跑去微博发一些带有情绪化的文字,似乎这样可以减少我的焦虑。而它的结果就是我非但没有把文章写出来,还让我在微博的朋友们觉得我情绪波动太大甚至可能打扰到了他们。后来我坚决克制了此类冲动,而把这个行为替换成了“写”——即使文思不如泉涌,也不要停止动手去写。同时我采用“番茄工作法”让自己养成了25分钟为一单位的写作间隔,久而久之身体有了条件反射,只要下定决心开始25分钟的写作,身体与大脑便进入了这个状态。

事实证明,我们在拖延A事件时,很少会想到先去做一下同样重要的B事件,而是把时间都拿来做琐碎的、无聊的事:耗在网络商店选了一大堆杂物,泡在论坛里看一些无营养的帖子等等。因为与A同样重要的B事件也必定会让我们不断拖延。而真正高效做事的人,如本文开头的描述,是懂得调整办事顺序而不是忽视事情重要性的人。

而根据我的经验,拖延的心理状态,夹杂很多其他的心理“状况”,包括抑郁的情绪、症状。要找到自己拖延的诱因的确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也不必去找原因,直接解决问题就是。大凡拖延都有共性,而立刻着手改善它是最好的办法。

(完)

记笔记的学问

相信大部分人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伴着”记笔记”这样一个活动长大。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喜欢对着学生胃口卖一些花花绿绿的笔记本,以及配套的卡通笔。老师也常对着班里成绩不好的学生夸奖那些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夸他们上课认真、作业按时交——特别是,笔记记得特别好。同学间对话频率比较高的几大话题,必定有一条“笔记借我抄一下吧”。

但是,真正懂的记笔记的学问的人非常少,特别是进入电子和网络时代,当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在平板电脑上随手敲打下备忘录、购物清单,甚至有专门的软件来为我们记录“TO-DO LIST”,便越来越少人使用传统的纸笔来记录自己的每日事项。许多人接触GTD管理是从APP应用学得,而真正的GTD其精妙之处正是我们能用记事本规划自己的每小时。

米山公启的这本《笔记成功术——升级你的大脑创意与效率》详细介绍了“记笔记”这一被许多人认为“落伍”的习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让你的人生有跃然纸上的回忆。

米山流认为,记笔记这一行为对人有以下几大益处:

1、在当下信息爆满的时代中,重要的不是获得新资讯,而是如何整理新资讯;

2、对大脑而言,从思考选择资讯到落笔用手写下这些思考的结果,是绝佳的提升记忆力的方法;

3、靠写下来的笔记,你可能在某个时点被触发好点子、发现生活的美、找到工作的新方向。

这些益处都是不能通过电子记录来直接获得的,我们在使用一个已经完善的记事本软件时,已经被其固定的模式被框住了,我们无法像看一页笔记一般整体浏览到我们的记录。乔布斯说过“总是你人生里不经意的那些节点,串起了你日后的辉煌。”——而记笔记正是这样一种构筑不经意节点的方式,它的量的积累能让你在将来的某一天,有质的飞跃。

米山流在书的开篇即推荐使用“圣经”大小的笔记本来作为每日的记录本。在书中他介绍了他自己使用笔记本时的一些笔记方法,我摘取其中对大部分人有效的几条、并且加以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推荐给大家:

1、“我能写”的自信,来自“我曾写过”的经验

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我办得到”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而这自信源自足够的经验。无论你的工作领域是什么,都要积累经验,这些经验会成为你的自信,帮助成为一个能干的人。

2、搭地铁时也能搜集资讯

搭地铁时如果什么都剉,一定会很无聊,利用这段时间在本子上记录下一闪而过的想法或者对所见的感悟,是很有利于日后的整理的。当然,在地铁里未必有个非常舒适的位置供你写字,可以暂且记录在电子设备上。

3、彻底或用网络以帮助记忆

米山流在这一条建议下面写到的方法也正式我常用并且认为很不错的方法。虽然上文说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化的设备和功能会让我们变得更富依赖性,丧失思考能力。但是在为自己的笔记库添加内容时,采用一些可以云端同步的软件是有增益的。比如,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使用EVERNOTE软件在进行,它能及时把我的资料同步到网络的帐号中,然后我到另一个地点另一个电脑或者设备上,只要登陆了我的帐号,就能继续写作。

手写的速度或许没有打字来得快,于是为了赶上我们的思路,需要借助电脑键盘来完成。写作这样的行为本就是思考的产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借助网络和软件,效果与纸笔是相似的。

米山流提及的一些笔记忠告,是关乎细节的。许多人不重视记笔记是因为他不懂的如何记才好。所以,遵循下面几点建议,应该能启发你记笔记的思路:

1、写得越多,越加文思泉涌;
2、文字不是写了就算数,重要的是一面思考一面写;
3、养成灵感浮现立即写下的习惯;
4、健康日记、购物记录、饮食记录也非常值得写下来;
5、记完笔记事后不必重新誊写,保持原样有助于最迅速回想。

(完)

抑郁不是不治之症

近日网络上的焦点汇聚到了“抑郁症”,如同每一个被安置在边缘、忽冷忽热的名词一样,它的惹眼让那些敏感的、柔弱的、怕见光的脆弱的一颗颗心又一次颤抖起来。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怀度瞬间飙升到峰值——有病的、没病的、看病的、治病的都开始一股脑儿地呻吟起来。有时让人觉得全社会的大学生全有心理疾病,有时候让人觉得——这年头没点儿抑郁啥的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可是,这不是游戏,这不是流行,这不是拿来给人当谈资的话题——有谁能懂小丑的忧伤?人生如戏,你我都难免成为戴着面具的戏子。

每当听别人说到“抑郁症”三个字,许多人就谈其色变,似乎这触及到了多么敏感的地带。或是觉着这人无病呻吟瞎贴标签,或是觉着这人有心理疾病肯定属于不健康,立马敬而远之。更多的人,宁愿把它当做是情绪低落,也不会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这是病。许多许多人,并没有把这样一种症状当回事儿——比起头疼、胃疼、肝疼、摔伤、撞伤、晕倒……抑郁症算老几?不痛不痒的!

查查专业书,可以得知“抑郁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极端严重者有自杀的念头。通俗地说,这症状就类似感冒,隔一阵子来一次,说它有什么大碍也不见得,只是每次来得快去得慢,自身免疫系统好的要挣扎个十天半月,免疫系统不好的得靠药来帮忙。一次痊愈后,还是得注意身体健康,避免下一次感冒;要是还不够引起重视,那很可能发展成鼻炎、咽喉炎、肺炎等等。抑郁症也一样,虽说自我调节情绪是件非常难的事,但跟感冒一样,只要走出来一次,那下次一定还能走出来——只要你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这么说是不是听起来挺轻松的?可真正的情况是: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最不容易得到的就是“轻松”。他们通常要带着面具生活,你无法分辨你身边的人谁有抑郁的症状,因为你无法看见嘻嘻哈哈的逢场作戏背后,有怎样深刻的落寞;你无法发现文静深沉的背后,有怎样丰富忧伤的内心。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从新闻报道里读到的情况是:死者生前是个活泼开朗的人,在事发前一周没有被周围人发现有任何异常情绪。

这篇文章不是来探讨这个沉重的话题的,陈列一些数字事实来证明有多少抑郁的人是没有意义的事。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介绍一本有关抑郁症的书。它不仅仅是给抑郁症患者看的书,它更适合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每天上学、上班、生活的人,来检测我们自己的情绪,呈现给我们另一种思维的可能性。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书的副标题是:临床验证完全有效的非药物治愈抑郁症疗法。书中有一个自测抑郁症的表单,可供你在拿到书的那一刻通过检测来更了解自己的情绪。

非常严重的抑郁症会导致人的大脑损伤,需要药物来使多巴胺分泌平衡。而中度以下的症状,可以通过自我的情绪调节来达到治愈的效果,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药方”。书名中虽然有“抑郁症”三个字,但实际上这本书可以作为所有人的情绪调节指南。它最具突破性的一点,就是指出抑郁症的根源是认知的扭曲,而我们所有人,在看待事物的方法上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老板,雇了员工,你认为员工应该热爱工作的理由是:因为我付了很多工钱给他。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可靠的理由,因为不管员工是否热爱这份工作,他都应该拿这么多钱。又例如,有些人觉得批评是极大的伤害,而另外一些人却能淡定地面对最难听的语言攻击。前者面对批评,通常有以下心理:天哪,我的糗事被捅出来了,所有人都知道我的没用了!但实际上正确的认知心理应该是:只是一个人对我的有意见,大部分朋友还是很喜欢我。我不能仅凭一个错误就全盘否定自己,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

书中涉及到人该如何克服无价值感、如何战胜无为主义、如何反驳自我批评、如何战胜内疚。其中我特别感同身受的是最后一条:战胜内疚。生活中很多负面情绪都来自于这一点:内疚。“我没用,我都成年了却还花父母的钱。”“我没用,我的一个同学已经开了公司,我却碌碌无为。”“我没用,面对那些乞讨的人,我什么都做不了。”……之所以抑郁情绪会不断缠绕,说白了就是思维角度的问题。这本书正是帮助我们回顾自己看问题的方式,教会我们纠正这些方式。

和一些朋友谈起抑郁症的问题,的确有不少心境乐观的人表示这其实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虽然没法搞明白为什么有的人那么豁达与快乐,而有的人却成日郁郁寡欢——即便生活很美好与安逸,没有重大突发事件驾临,却依然开心不起来。但是通过这本书,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学着去做豁达与快乐的人。就算它像极了感冒,时不时地来一次,但是总有走出来的时候。

西方国家对心理方面的疾病关注要胜于我们,对于抑郁症的知识普及与宣传规模也较大,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和物理、身体上的不健康一样,都是可以自愈或者治愈的。所以,千万不要害怕你的心理变化,也千万不要去歧视你身边的人。要相信在其中挣扎与走过的你,会变得更坚强,要相信抑郁症就像感冒,早晚会痊愈,时间会证明一切。

最后,用伊丽莎白的《我的抑郁症》一书的最后几页做结尾,愿每一个被抑郁症纠缠的人,都能重新拥有灿烂的阳光。

赶走抑郁症是个大事件

你赢了这一盘

重组破碎的部分

聚集智慧的珍宝

召回你丢失的魂

也许还要重新设计你的外表

多么了不起的胜利,当你走出黑洞!

也许你看问题和以前有点不同

学会欣赏你眼前的事物

学会一点点同情

学会宽容别人的糊涂

你变得有兴致与人相处

而且享受他们的陪伴

重新感受生活

最终你又学会爱你自己

多么轻松啊!

生活确实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那朵小云可能还会出现

希望下一次你会比较强大

记住,你走出来过一回……

你就还能再走出来

(完)

媒介:你往何处延伸

做学术的都主张研读一手资料,务必要掌握一手信息。但苦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读一手著作的事我干得真不太多,大部分都在读专家学者的解读,接受别人的观点。所以当这本早早进入视线却迟迟没有研读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借着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出了增订评注版后,我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一读。

翻译者何道宽是新闻传媒类译者中比较杰出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语言还是有些艰深晦涩,不够中文化,一句话读下来给人第一反应很难说看明白了。所以有机会还是需要读最原始的英文一手资料。作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一语道破未来,成为享誉世界的预言家——我们现在所身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地球变为村庄和城市、媒介自身便成为信息又以人的感官延伸为表现形式的时代。我们每天“刷微博”、“签到”、对陌生人进行评价、和千里之外的新朋友寒暄,就好像互相近到可以挨着彼此聊天。当我苦于微博上狂轰滥炸的信息碎片把心情搅乱、苦于生活里的朋友在网上碍于“人情”不得不“互粉”的尴尬让人难堪、苦于我们的一些大众媒体不负责任的行为让传媒界公信力丧失,我真是很想穿越回1964年,在一个新书发布会或者读者沙龙上,当面听一听麦叔叔的的演讲,感受一下执果索因的震撼。

麦克卢汉,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1933年成为曼尼托巴大学文学学士,次年获得同校硕士学位,1942年成为剑桥大学文学博士。

《理解媒介》出版于1964年,第一版序言中,麦克卢汉指出: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implosion)。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颗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

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力技术”就是我们现在指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当时不是非常流行这样的说法。 在对该理论研究、慨叹、佩服的同时,我深深地感到它不仅对理论研究是巨大的助益,对每个大众中的一份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媒介能对人的感官中枢产生影响——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受麦克卢汉的学术背景影响,他的推论建立在洞察和探索的基础,而非严密的科学考论,而这一点恰巧在预言中显得非常适合。1964年,电脑设计师Seymour Cray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快的电脑;1976年,乔布斯成立的苹果公司;2007年,Iphone问世。不知该感谢这些物质的诞生促进了信息的发展,还是该懊恼,这些让我们迷恋又疯狂的小玩意儿,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和成了一锅粥。麦克卢汉给出了一个图景,无关细节,而我们的科技,将细节打造得天衣无缝,共同铸就了今天的信息世界——这个让六度分割理论就快变成四度分割理论的新媒体世界。

如何,你还习惯吗?曾经到书店为知识寻寻觅觅而现在打开电脑就扑面而来一大堆书讯,你还习惯吗?曾经换几部公交到导师家里谦虚求教而现在鼠标一点订阅大师博客就定时收到更新,你还习惯吗?曾经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到邮局折腾浆糊贴邮票而如今一个飞信一个微信就能把彼此拉近,你还习惯吗?曾经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活得简简单单而现在发个微博表达个观点就会有一堆完全不认识的人来指指点点,你还习惯吗?曾经电视上新闻联播是主打综艺节目很规矩而现在真人秀选秀这秀那秀,你还习惯吗?曾经坐在教室里复习功课一坐一整天郁闷的时候看看窗外哼哼小曲而现在三分钟看一眼手机有没有新鲜事,你还习惯吗?

我感激这些老的、新的媒介让生活变得快捷,让民意得以表达,让言论逐渐自由。我也痛恨这些媒介,让世界联系得太紧密以至于没有了私属的空间,让信息变得碎片化以至于我找不到重点。当我们开始喜欢看140个字的段子,而不是1400个字的文章时,我们已经退化了。

麦克卢汉留下了一个推论,却让一个时代成为了印证。而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得出什么样的推论,我也很想穿越到五十年后一探究竟。

有愿意一起的吗?

(完)

Kindle,让阅读更美好

两个月前我买了一台6寸的Kindle Wifi,这两个月里用它阅读了两本英文书和若干中文书。我原以为Kindle上可以完成的事情Ipad能全权代劳,但是事实就是:Ipad完全不可能成为一个阅读利器——每次准备看书的时候,都忍不住先玩两局《愤怒的小鸟》,然后收拾不住,就玩第三局、第四局、第五局……一直到累了,就索性干别的了。加之屏幕的问题,Ipad让长时间静心阅读变得很困难。

有了Kindle以后,我立刻觉得2010年购买的数码产品中,“我最喜爱的产品”之殊荣当之无愧由Kindle获得。Kindle是什么?愚以为它不能算数码产品,愚以为它就是本书——至少我爱它就像爱书卷。

下面我分几方面来介绍一下这款产品。

继续阅读Kindle,让阅读更美好

虚妄中的悲凉 ——浅谈鲁迅之《故事新编》

【这是我高三时候的一篇习作,写于2007年,留以纪念】

鲁迅在《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中写道:“一时代的纪念碑底的文章,文坛上不常有;即有之,也什九是大部的著作。以一篇短篇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的确,在许多人看来,要想以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坛上立足是桩不可能的事,而鲁迅自己或许是没有意识到,他与博尔赫斯、巴别尔,已是后人所公认的二十世纪顶级短篇小说大师。如果说《呐喊》诸篇是鲁迅意为先驱摇旗呐喊而对现实中的种种苦于力不从心、不能忘怀的东西的再现,那么小说集《故事新编》则是基于创作主体英雄末路的悲叹所产生的虚妄感,进而将人生放入历史中进行的反思。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一种凝视的眼光、玩味的心态、荒诞的笔法将大股的悲凉感通过人物体现出来。 

首篇《补天》作于1922年,鲁迅称其是“油滑的开端”(1),于是“对自己很不满”(2)。但历时十三年,终成一书,这其中定有某种动力促使早年“决计不再写这样的小说”(3)的鲁迅不自觉地“预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4)。我以为,这动力,一是鲁迅一直的对历史小说这种体裁的兴趣,二是其对社会黑暗的深切感受和自己在这强大的黑暗面前的无力与无奈。这也正是他的虚妄感的来源。 

《补天》里鲁迅所关注的,是女娲的心理变化,从一开始“笑得合不上嘴唇来”(5),长久的欢喜,到后来腰酸腿痛,觉得左右不如意,到最后失了神直到不再呼吸,是人类之母渐衰的过程,而就在读者从凝视女娲的一举一动到为之伤感之时,“禁军终于杀到了……他们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说惟有他们是女娲的嫡派……”(6)。这里是有些滑稽,但细想一下,这又是何等的残酷——人类之母为造人而献出了生命,人却连她的尸体都不放过!在文章前几段中所描写的“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闪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7)这样美丽眩亮的景色在此全部消解。一种荒诞油然而生,这荒诞背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感。另一篇《理水》也有同样的寓意。鲁迅写夏禹,不着重写他如何治水,而重写其功成名就后的情形。鲁迅在对英雄人物的创作上常写其“以后怎么样”。《补天》如此,《理水》如此,《奔月》也如此。大禹治水有功后,百姓们将其说得神乎其神,从四面八方涌来争相看禹爷。这里就出现了鲁迅所说的“看客”现象——“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出了悲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出了滑稽剧。”(8)夏禹治水的意义与价值在人头攒动中被消解了。热闹的表面下,隐藏了悲剧——禹成了全民观赏的对象了。鲁迅还在禹身上蒙上了一层荒诞的色彩,这种效果,体现在禹在艰难困苦中企图实现自身价值,却在万人传诵中走入了贵族化的倾向这个泥潭。而《奔月》中的后羿,同样遭受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英雄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平庸化,精神上无法摆脱疲倦。这是鲁迅的历史发现,是其积经验所发出的感慨,他在这里讨论了一个先驱者命运问题——五四运动之后,先驱者都面临着的遭遇。 

《铸剑》当是《故事新编》中写得最为精彩的一篇。鲁迅在此篇中表现出一种强烈且彻底的怀疑精神。“此后是王后和许多王妃的车。百姓看她们,她们也看百姓,但哭着。此后是大臣,太监,侏儒等辈,都装着哀戚的颜色。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两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9)这一段写的很冷静,但细细体味后会发现,“看客”现象又出现了。这便是鲁迅无奈的地方,他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复仇是无效的,无用的,甚至是可悲的。这本身是一种怀疑精神的体现,并且彻底到怀疑自身的“复仇”主张。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还重新审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圣人、贤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伯夷和叔齐。《采薇》中写伯夷和叔齐遇到强盗的场面颇为怪诞,小穷奇打着“天”的旗号来抢劫,其实是自比为统治天下的天子。这个情节有很大的概括性——小穷奇这一类的假信徒常打着“主义”的旗号,窃取美名,干不好的勾当,而这样的人却能风行天下,反倒伯夷和叔齐这些真信徒成了“笨牛”,显得可笑。鲁迅将之作这样的处理,实际包含了他对儒家学说及其命运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出关》讲的是老子,鲁迅是反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于是让老子这一圣人形象与普通百姓置于同一场景中,而我们最终看见的,是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以及听老子讲学的人们都一溜烟跑开了,把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与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放在一起。无限的悲凉感再度涌现出来。《非攻》里的墨子阻止了战争,救了宋国,却“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包袱。”(10)而遇着大雨想到城门下避雨,却被巡兵赶开了——知识分子遭遇不懂得知识的人,就如对牛弹琴般可悲。《起死》中鲁迅更是开了庄子一个大玩笑,在荒诞神奇的创造中将哲学家的相对主义及平民的现实主义作了合理的撞击,在一筹莫展、非常狼狈的境地中,展现了鲁迅其自身独战的悲哀。 

这里我不得不谈一谈鲁迅之独战的悲哀和他的虚妄感。常有人把胡适和鲁迅相比较,赞美胡适宽容,指责鲁迅刻薄。的确,对于庸人庸俗,鲁迅态度刻薄甚至刻毒,但这正是鲁迅的独特之处。敢于抨击社会针砭时弊并不难,志在革新锐意进取也大都可以做到,但敢于独战的,却举世极少——因为太难太艰险。鲁迅就是这样的人,敢于迎着大众冷眼和唾沫而上,独自体味在为真理孤苦地战斗时产生的浓重的孤独感悲凉感,乃至人生荒谬、人生虚无之感。鲁迅受尼采影响较大,尼采因强烈感受到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时代下的生存虚无而激发了自己抗击并超越的意念。但鲁迅不同,他的绝望意识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不仅仅限于对人生虚无的体味,而更多的是身处黑暗中却无能为力的悲哀。在悲哀中却不罢休,硬是闯出一条革命的道路,举着中华民族的大旗振臂高呼,在万马齐喑的世界里为了直起中国的脊梁而奋斗。 

鲁迅将其这种虚妄感的体验很好地融入了《故事新编》的主人公身上,伯夷叔齐虽然迂腐却也迂腐得可爱,宁死不悔中有其悲壮的色彩;老庄深刻的哲学思想,也无法拯救自己,反而陷入“出关”的尴尬。 

《故事新编》所构筑的艺术世界充满奇幻的色彩,将神化、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从而打破了单一的历史生活的空间,进入到一种古今交融的境界。一些向来为人们所尊崇的显赫的历史人物褪去了神圣的外衣,变得出人意料地可笑,于是大禹时代的文化上上,住着一群满口洋文的学者,在大谈特谈遗传学、维他命、莎士比亚;“募捐救国队”竟开进了春秋时的宋国,庄子在无奈之下吹响了警笛。随处可见的不合理与荒诞引导着人们反思自身的生存命运。捷克著名学者普实克曾这样评价道:“鲁迅的作品是一种新的结合体。这种手法在鲁迅一起新的现代手法处理历史题材的《故事新编》中反映出来。他以冷嘲热讽的幽默笔调剥去了历史人物的传统荣誉,扯掉了浪漫主义历史观加在他们头上的光圈,使他们脚踏实地,回到今天的世界上来。他把事实放在与之不相称的时代背景中去,使之脱离了原来的历史环境,以新的角度来观察他们。以这种手法写成的历史小说,使鲁迅成为现代世界文学上这种流派的一位大师。” 

鲁迅认为他最满意的作品时《孔乙己》,因为写得“从容“。他认为《呐喊》《彷徨》都不够“从容”。有人说《故事新编》是没有完成的作品,因为写得太匆忙,而我以为,这恰是鲁迅最从容的地方——八篇小说,有五篇写于其生命最后一个阶段,却能如此幽默、潇洒地写成。不能不说是巨大的从容。鲁迅一生都在超越,而以“不从容”的《呐喊》开头,以从容的《故事新编》收尾,便是鲁迅在艺术上最重要的超越。 

以下注释篇章均出自鲁迅作品 

(1)(2)(3(4):《故事新编》序言 

(5)(6)(7):《补天》 

(8):《娜拉走后怎样》 

(9):《铸剑》 

(10):《非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