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建筑的永恒之美

《君弘财富》专题稿  / 特约撰稿  徐颖

伦敦奥运从四年前的8分钟短片展示起,就一直饱受争议。对自己的私生活保护有加、不希望受到外界干扰的伦敦人对这次奥运并不买账”——在英国,你翻开报纸,几乎每天都有诸如奥运会能给英国带来多大好处?的评论,数量之多让人感觉到似乎本次奥运不是伦敦在主办。同时也有许多人把伦敦奥运会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较,从花费、民众态度、设计风格等各方面来了个大扫描。但终究这是伦敦的一件大事,即便它的奥运场馆不及北京壮丽、仪式不及北京难忘、伦敦人也很难动员得起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不同的——希望通过奥运会来改善城市建设现状的伦敦,正诠释着类似上海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不信,你看看它的奥运建筑。

触得到的节俭 伦敦人很能省钱,虽然各个奥运场馆看起来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然而他们仅用了24亿美元就完成了所有场馆的建设,其中使用了20个已建成的旧场馆,新建了14个场馆。而北京当年的花费是130亿美元,单单鸟巢的造价就高达70亿人民币。专栏作家安德鲁给出一个有些夸张的对比:英国政府花在奥运身上的钱,也就是中国人放一场烟花而已。

(图:水上运动中心)

由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水上运动中心造价为2.51亿英镑,虽然远超最初的7200万英镑的预算,但比起北京奥运它依旧是节约的。同时伦敦奥组委还选择在每年举行温布尔登网球赛的全英俱乐部举办网球比赛;足球比赛在拥有9万个坐席的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和拥有7.6万个坐席的曼彻斯特老特拉福德球场举行,这些非但没有为伦敦奥运增加财政负担,还把承载了体育迷们热情的历史延续了下去。而篮球比赛将在伦敦奥运会最大的临时场馆举行,这间临时篮球馆耗资4000万英镑,1.2万个坐席将在奥运会后全部拆除。伦敦还把奥运会比赛带到了市中心,占地1.4平方公里、17世纪开放的海德公园将变成铁人三项比赛的赛场。公路自行车赛将在连接白金汉宫和特拉法尔加广场的林荫路举行。 总之,能用现成的就不去花钱盖新的让伦敦不仅在奥运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记忆,更是在世界建筑史上拥有了环保、可持续的名声。

能拆卸的建筑 诞生了莎士比亚、弥尔顿、笛福、奥斯丁、济慈、狄更斯等一大批优秀文学家的英国,

最擅长把人文情怀融入每一个角落。饱含创造力的奇思妙想,在伦敦奥运会上大放异彩。本次奥运会强调奥运遗产的概念,首次引入可拆卸场馆的建筑理念——奥运会结束后,14个新建场馆中的6个临时场馆将被拆除,所用建材和其他设备将在英国其他地区重新使用。而另外8个永久性场馆也将成为伦敦奥运的宝贵遗产,服务于为当地的社区。

(图:伦敦碗)

位于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的主体育场——就是我们所说的伦敦碗,采用上阔下窄的设计,能让观众更近距离地观看运动员的动作。上层是55000个临时座位,加上下层总共预计可容纳8万人。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主要的田径赛事,都将在这个圆形场地举行。伦敦碗的设计最独特之处,是临时比赛场馆和可拆卸看台,这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伦敦碗将只留下25000个固定座位,成为一座中型社区体育场。伦敦奥运会场总设计师杰罗姆·弗罗斯特说:伦敦奥运结束后,被拆除可循环利用的座椅,比前三届夏季奥运会加起来的还要多。(图:篮球馆)

这样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建筑界广泛的好评,负责2012欧洲杯主赛场设计工作的曼哈德··格康在评价他的英国同行扎哈·哈迪德的伦敦奥运游泳馆时这样说:虽然给一个游泳池加上一对翅膀的理念显得哗众取宠,但奥运结束,翅膀里的5000个座位可拆卸的理念,还是值得推广的。融英国人文传统与现代环保建筑理念于一体的奥运场馆,可谓是本次奥运会最暖心的设计。

可持续的绿色

奥运场馆和设施的可持续利用是个普遍性难题,北京奥运的鸟巢在经历四年的后奥运经营,甫达到收支平衡,靠门票来维持收入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要收回建设成本仍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历史上也有其他的教训让奥运建筑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举办1998年长野冬奥会,日本政府投入190亿美元建造高速铁路等设施。奥运会结束后,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导致经济衰退,1999年就有211家日本企业宣布破产。这些前车之鉴是伦敦奥委会必须考虑的,他们一再向公众承诺,赛会结束后将不会给城市和民众带来过分负担。于是就有了这些附带创意的临时建筑,将开支缩减到最低。

不过,仅仅是省钱还不足以很好地利用资源,如何将这些建筑更好地为后人服务才是最核心的问题。伦敦碗设计师谢尔德在谈到临时建筑的永恒意义时这样说:运动建筑通常需要4050年后运作耗能才会超越建造耗能,因此要盖永续体育馆,最重要的是

减少建造期间的碳足迹,也就是少盖一些,能用1万吨钢就不要用10万吨,这样耗能就降低了10%,伦敦体育馆就是如此。有人说临时建筑会造成赛后缺乏奥运遗产,我不这样认为,奥运赛后遗产较无关建筑,而是城市本身:奥运公园才是主要遗产。

这番话无疑为伦敦此次的建筑正名,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这样一种可持续的理念。从可拆卸场馆,到减少垃圾排放、把250万吨土壤清洗后回填,甚至将一半花费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想必这是最触手可及的绿色环保了。伦敦大学学院环境可持续发展事务主管Richard Jackson表示,办一届环保的奥运会,关键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希望留下两份奥运遗产, 一份是我们建造的永久性实体奥运场馆,另一项是隐形遗产,即可持续发展的赛会理念。

反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曾经让英国享有日不落帝国的美名,同时工业革命也把伦敦变成果雾都。现如今的伦敦早已经摆脱了工业化城市的标签,伦敦也早已经不是钢筋和水泥充斥的都会,而因为此次奥运,伦敦的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我们欣慰地看到,奥林匹克公园正在成为城市之肺为伦敦居民带去欢乐和健康,当你走在伦敦的大街上,能看到与奥运场馆相得益彰的公园、绿地、河流以及广场,也可以看到成群的鸽子飞来飞去,没有比这更和谐的画面了。

在体育竞技以外,伦敦奥运会还展示了美轮美奂的英伦风情和英国人简约、务实的建筑理念,让造福于民的行为成为不朽——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就是如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