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事

今天和十年未见的初中同学吃了一顿晚餐,聊了近三小时从冷盘吃到正餐吃到甜点都不觉累,就好像昨天还是坐在一张桌子后上课开小差的小伙伴,丝毫不陌生。

吃完之后我说:谢谢啦,这么破费。他一摆手:谢啥啊,我该谢你。于是席间他的那句话成为我到此刻仍无法忘记的感动:那时候我是旁听生,成绩那么差,老师说我笨,被骂成猪头自卑惯了,同学的眼光我都感受得到,但你还是跟我讲话,没把我看成异类,带我一起玩,还分享好吃的。特别感谢你。

说真的我当时愣了一下,这种只在别人的鸡汤文章里才看得到的话,居然就这么真实地在我耳边响起。而我根本没有在意的举动,竟然成为他心里储藏着的谢意。啊呀,那有啥好谢的啊,多平常啊!”“对你来说很平常,可是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得。我一直记着的。

我曾就读于上海市最好的八所民办初中之一,当年入校考试竞争之激烈至今令人难忘,而这八校的联考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考试,题目难度都要高于其他的中学,像极了一场精英们自娱自乐的酒会,凭票入场,西装革履显得高人一等。而这个男生当时是旁听生,也就是将学籍挂靠在这所学校的外校学生。除去那些家庭条件特别好的、优越感特别强的以外,大多数旁听生都多多少少有着一些自卑感——来自旁听生这个标签,也来自每次需要他们提交原校资料时被触到的事实。老师们都用同一个方式对待他们,那就是安排在班干部同座,或者是尖子生的同座。作为当时的大队长,我恰好被安排在了这个男生身边的座位。

这个男生的母亲在一所高中的小卖部工作,时常能领到一些因为运输不当而压坏的饼干、干脆面等小吃,于是他的课桌里总是有这些零食,课间拿出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分享。他还是上海市的武术冠军,一副好身手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总是给全班争光的拿手好戏。但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老师们没少给他冷言冷语,轻者给些训斥,重者来些人生攻击。每次他都默默不语,听着这些数落,就好像是每日必经的日课,躲不掉也无能为力。而且每次老师走到他边上说这些东西,我也不得不听着,也无法置身事外,就跟着一起练习屏蔽冷言冷语的能力。

但我远没有他说的那么伟大,考试时他想抄我的答案,我有几次还故意不给他看,但他视力特别好,能看到走廊另一边同学的卷子,最好笑是他看完后还来提醒我:你要不要看看第二题啊他们的答案不一样。所以当他今天告诉我其实我留给他很多感动的时候,多少有些惭愧。因为若是我有意去帮他多一些,我还能将因果联系起来,而我并没有做一些特别的事,就让他感到了友善,也不知道是他太傻了还是我太傻了。

初中是我自信爆棚的时段,作为学校的红人,走到哪里都有人打招呼。但他今天聊天时跟我说:我觉得你现在不像以前那么强耶,如果你还是原来那样强,你现在一定会过得更加好的。我没有回答,因为我比较喜欢现在的自己,不太想回到过去。也许他觉得我失去了往日的锋芒,失去了那种走到哪里都有光环陪伴的状态,而唯有我自己知道,内心的平和以及柔软地对待环境才是更合适的选择。或许是失去了很多,或者说压抑了自己本来张扬的个性,但总体上我还是感谢经历的一切。如果没有中考失利的挫折,如果没有那些年抑郁困扰的生活,我到如今都没有办法体会一个感受:站在人性角度,尊重他人。我告诉他:你觉得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孤立你,那大概是因为我跟你接触比较多,不觉得你是个坏人吧。但后来我渐渐明白,即使我不跟你接触,不是你的同桌,我也将永远不戴有色眼镜看任何一个他人口中的另类者,因为没有人值得被如此残忍地对待。

高中和大学里我最好的几个朋友中都有被打上类似标签的人,我们很聊得来,我觉得他们的共性是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特别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大概我在很多人眼里,也是这样一个被打上了标签的人。有些同事觉得我难对付难搞定,我猜想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太喜欢沉浸在人际关系而不是做实事,觉得我势利不合群要求太高难以取悦,我猜想只不过是他们曾经的环境里没有更强大的人来拓宽视野。而我也常安慰自己:你有什么好清高自傲看不起人的,你不还是跟这些你不待见的人在一个地方上,班,吗?

这个男生如今在自己喜爱的行业里做着一份月收入15k的工作,他热爱这个行业爱到要成为毕生的事业。他说自己成绩不好一路都是旁听借读也没有被学霸们感染到成为好学生,但是他至少受惠于环境,在一个积极有竞争力的环境里成长,没有像他的小学同学们那样走上歧路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感谢这一路的环境给他带来的保护,即使其中感到自卑,也还是拥有了鉴别人的层次这一能力,于是他现在能分辨出这个公司适不适合自己,这里的同事是不是好搭档,这是不是自己要的结果,而不是和很多人那样,安于现状亦或是同流合污。

听到这些我觉得特别特别高兴,在我们都已经成为社会企业中主力工作大军的时候,我的昔日同窗们都混得很不错,甚至超过我在大学遇到的一些同学,他们虽然赚着很多钱,有着很显赫好听的title,但是我从来没有在他们口中听到这句话:我喜欢这个工作,我做着开心。

做自己和做自己喜欢的事,结合在一起,那真是太美好了。

由《7 UP》纪录片想到

在搜狐视频看了一部叫做21 up America的纪录片,是7 up的系列之一。豆瓣对此系列的介绍如下:本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的轮回从这十四个七岁的孩子真实生活开始,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看了之后心情很复杂,张悬的那句歌词是最好的形容: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时间的脚步一刻都不会停,但是成长的脚步却各有不同。有时候哀叹自己运气不好,现在想想只是不够努力的托词罢了。就像心境积极的人面相也阳光一样,努力的人运气也一定会好。

网上励志的说法有很多,类似人体细胞七年全部更新一次(经科学考证此说无理)、成为一个专业人士需要十年,一生有七次机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打鸡血必备语句),无不体现了当下人们在满足人生欲望的过程里迫切想要认可、迫切想要成功的心态。少部分人在七岁时拥有梦想,十四岁时懂得体会,二十一岁时初露锋芒,二十八岁时安身立命,三十五岁时蒸蒸日上,四十多岁时功成名就,而大多数人七岁时还不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十四岁时只感受得到体内青春期的原始冲动,二十一岁时和同窗一起随波逐流,二十八岁时结婚生子弃谈梦想,三十五岁时养家糊口为孩子学业操心,四十多岁开始收拾人生等着孩子结婚生子……七年那么长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过?怎么可以!

在我过些年也将安身立命的时候,已分明感到了命运的公平与偏袒、精彩与苍白。大学里,因为没有读成心仪的中文系而拉我诉苦至泪流满面的同学,接受了家人的安排从事了不喜欢的工作,再见面已是自认胸无大志的普通青年;甫入学就规划好以后的路跟着社会大多数人的脚步走的同学考了很多第一名,得了很多好的工作邀约做了自己擅长的工作,再见面时过着平淡但稳妥的生活,与曾经规划的路线不偏不倚;工作中遇到了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同事,在可以蒸蒸日上的年龄却安于一个级别不高的岗位,领着一份和应届生差不多的平均薪水,和刚入社会的年轻人一起吐槽他们认为不合理的规定,一起在背后说着闲言碎语以为这才是有个性。我也遇到了比我年轻两三岁但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生代,用极具创意的大脑实验者自己的人生,用异于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做出了具有革新性的互联网产品;遇到了很多自七岁起便沿着自己喜爱的路走到今天,成为美国常春藤高校骄傲的一份子的人,他们也偶尔抱怨生活里的不愉快,但他们从来不放弃追逐的脚步,不放弃爱的信仰。

影片中那个在七岁时说种族歧视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的白人男孩子喜欢医学,在十四岁时成为一家医药公司CEO,读了医学专业,年轻有为。让人不得不相信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让人对有梦想这三个字肃然起敬。每个人都生来可以走自己喜爱的路,只是在这路上会被他人的意见、旁人的目光、懒惰的个性、散漫的作风等一系列身外之物所打败,爬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很少,你可以说每个人追求不同他们未必过得很好,但你不得不承认这话有一部分是嫉妒,另一部分是为自己的低要求找借口。

强者的人生从来就不需要解释——这大概是我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一次因环境而发怒时,最好的座右铭。

Kindle,让阅读更美好(2)

我又一次写到了Kindle,应该有很多人熟悉这个题目。写上一篇的时候,用Kindle还是小众的行为,豆瓣的Kindle小组只有三千人,帖子里没有那么多商家或者代购或者拼单等等的讨论,只是很单纯地有一些测评和书籍资源共享。

那台陪伴我三年整的Kindle 3(现在名叫Kindle Keyboard)今天正式退役。它仍然运转得很好,只是偶尔会有残影。但翻页速度、固件的版本以及其他的各项功能就比不上最新的KPW了。所以我买了个新的KPW

这一次我选择了海淘,也是我第一次海淘。整个操作流程如下(全部为北京时间):

  • 1016日在美国Amazon官网下订单,一个无广告版的New Kindle Paperwhite139美金;一个配套的原装皮套,39.9美金。免运费。
  • 1018日美国Amazon将货物送达美国收件人(即转运公司的仓库)。
  • 1019日我支付给转运公司144元人民币的运费,申报物为电子书和配件,申报金额178美元。采用新加坡邮政专递。
  • 1023日我的包裹从美国俄勒冈发出。
  • 1026日我的包裹抵达新加坡港口。
  • 1029日新加坡邮政EMS发出了我的包裹。
  • 1031日包裹抵达上海邮政处理中心。
  • 111日包裹从上海邮政处理中心发出到区级配送站,不幸的是送错了站点,于是被返回上海邮政处理中心。
  • 112日包裹从正确的区级配送站出发,在外办事回家途中路过公司,终于拿到了我可爱的Kindle。(心情激动难以形容)
  • 包裹外层是EMS的气泡信封袋,里面直接就是Amazon官网的Kindle外盒,非常单薄,万幸的是在长达半月的颠簸中它安然无恙。机器+皮套+运费全部总价1250元人民币左右,上一台K3我买的时候找的是网络代购,光无广告版的机器花了1190元人民币。

K3来说外观的改变是很大的,而对一代KPW来说外观没有改动。 我特别喜欢这代KPW的单词卡功能,还有可以计算你的阅读时间、可以在当页调出全书页面进行快速翻页预览。

这也是我第一次用原装的保护套,自动休眠功能比较贴心。

当年的K3对我来说是阅读史上巨大的飞跃,一是解决了看原版书的问题,二是解决了阅读网页文章的问题。而KPW则在这个基础上优化了性能,翻页不再有黑屏闪过,而是类似渐显渐隐的过渡,也提升了阅读速度。

要看翻页速度和具体操作画面的朋友可以看官方视频,视频在youtube上,别问要怎么打开。

其余的话就没有了,读书这件事,本来就是没那么多废话的,事。

Wentworth Miller在西雅图HRC的演讲【听录原文】

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热衷看一部叫做《越狱》的美剧,讲述的是兄弟两人中的哥哥被关进监狱后,弟弟为了营救哥哥而将监狱的地形图用纹身的方式纹在整个后背,尔后在营救过程里上演的一系列故事。 饰演弟弟的男主名叫Wentworth Miller,他在2011年息影后于2012年加入了一个人权组织,在今年8月,他拒绝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电影节的邀请——因为俄罗斯对LGBT人士的迫害和不友好,同时Miller借此机会向公众出柜96日,Miller在西雅图人权战线HRC上进行了一个十分钟时长的演讲,讲述了他一路走来如何挣扎做自己。

看了视频之后,我对他的喜爱之情从原先的对一个好演员的喜欢上升到了对一个好人的崇敬,我想,这个演讲本身就如同Miller演讲中讲的那些思想一样,这是个值得被传播的信息,值得被一遍一遍传播,一直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听到、接受到。不遗漏任何一个。

视频为中文字幕,我把它听写了下来,还原了英文原文,分享在此。也许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Miller和他的话,亦或是,最简单的,帮助你积累一个英语演讲的素材。

Thank you.

First and foremost, I want to personally thank the Human Rights Campaign for the incredible work that they’ve done and the work they’ve continue to do, not only here in Washington state but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round the world. As we all know this work is critical: it’s life-changing, it’s life-saving.

It is my great honor and privilege to be here tonight to count myself a member of this community. It is also something of a surprise. I’ve had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ord — “community”. I’ve been slow to embrace it. I’ve been hesitant. I’ve been doubtful. For many years I could not or would not accept that there was anything in that word for someone like me, like connection, and support, strength, warmth, and there are reasons for that.

I wasn’t born in this country. I did not grow up in one particular religion. I have a mixed-race background, and I’m gay. Really, it’s just your typical All-American boy next door. It is been natural to see myself as an individual, it’s been a challenge to imagine that self as part of something larger.

Like many of you here tonight, I grew up in what I would call “survival mode”. When you’re in survival mode, your focus is on getting through the day in one piece, and when you’re in that mode at five, at ten, at fifteen, there isn’t a lot of space for words like “community”, for words like “us” and “we”. There’s only space for “I” and “me”.

In fact, words like “us” and “we” not only sounded foreign to me at five, and ten, and fifteen, they sounded like a lie. Because if “us” and “we” really existed, if there was really someone out there watching and listening and caring, then I would have been rescued by now.

That feeling of being singular and different and alone carried over into my twenties and into my thirties. When I was thirty-three, I started working on a TV show that was successful not only here in the states but also abroad, which meant over the next 4 years I was traveling to Asia, to the Middle East, to Europe, and everywhere in between, and in that time I gave thousands of interviews. I had multiple opportunities to speak my truth, which is that I was gay. But I chose not to. I was out privately, to family and friends, to the people I’ve learned to trust overtime, but professionally and publicly, I was not.

As to choose between being out of integrity and out of the closet: I chose the former. I chose to lie because when I thought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coming out, about how that might impact me and the career I worked so hard for, I was filled with fear, fear and anger, and a stubborn resistance that had built up over many years. When I thought about that kids somewhere out there who might be inspired or moved by me taking a stand and speaking my truth, my mental response was consistently, “no thank you”.

I thought I’ve spend over a decade building this career, alone by myself, and from a certain point of view, it’s all I have. But now I am supposed to put that at risk to be a role model, to someone I’ve never met, whom I’m not even sure exist. It didn’t make any sense to me. It did not resonate at the time.

Also like many of you here tonight, growing up I was a target. Speaking the right way, standing the right way, holding your wrist the right way. Everyday was a test and there were a thousand ways to fail, a thousands ways to betray yourself, to not live up to someone else’s standard of what was accepted, of what was normal. And when you failed the test, which was guaranteed, there was a price to pay,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like many of you, I paid that price, more than once,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first time I tried to kill myself I was fifteen. I waited until my family went away for the weekend and I was alone in the house, and I swallowed a bottle of pills. I don’t remember what happened over the next couple of days, but I’m pretty sure come Monday morning I was on the bus back to school, pretending everything was fine. And when someone asks me if that was a cry for help, I say no, because I told no one. You only cry for help if you believe there’s help to cry for, and I didn’t. I wanted out. I wanted gone, at fifteen.

I and me can be a lonely place, and it will only get you so far. By 2011, I made the decision to walk away from acting and many of the things I previous believed so important to me. And after I’d given up the scripts and the sets which I dreamed of when I was a child and result in attention and scrutiny which I had not dreamed of when I was a child. The only thing I was left with was what I had when I started, I and me, and it was not enough. In 2012 I joined a man’s group called the Mankind Project which is a man’s group to all men and was introduced to the still foreign and still potentially threatening concepts of “us” and “we” to the idea of brotherhood, sisterhood, and community.

And it was via that community, that I became a member and a proud supporter of the Human Rights Campaign. And it was via this community that I learned more about the prosecution of my LGBT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Russia. Several weeks ago, when I was drafting my letter to the Sain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declining their invitation to attend, a small nagging voice in my head insisted that no one would notice, that no one was watching or listening or caring. But this time, finally, I knew that voice was wrong. I thought if even one person notices this letter in which I speak my truth and integrate my small story into a much larger and more important one, it’s worth sending. I thought let me be the someone else, what no one was to me, let me send the message to that kid, maybe in America, maybe some place far overseas, maybe somewhere deep inside, a kid was targeted at home or at school or in the streets, that someone is watching and listening and caring, that there is an “us”, that there is a “we” and that kid or teenager or adult is loved, and they are not alone.

I am deeply grateful to the Human Rights Campaign for giving me, and others like me,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platform and the imperative to tell my story, to continue sending that message, because it needs to be sent over and over again, until it’s been heard and received and embraced, not just here in Washington state, not just across the country but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n back again, just in case, just in case we miss someone.

Thank you!

与自由同行 ——对话90届精英校友邹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校友会·2013年免费午餐活动·邹淳专访   /  记者 徐颖

作为UIBE上海校友会副会长,邹淳师兄的低调性格在校友会是出了名的,而他所从事的投资行业更是我等外行人所难以明白的高深领域。所以此次得以与他面对面交谈,让我着实有一种与神秘人物会面的惊喜感。

邹师兄1986年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英语专业学习,1990年毕业后进入了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工作,经过四年的历练后,他做出了对今后人生极其重要的决定——进入投资领域发展。从1994年起,到今天将近20年的时间,他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朝着自己想要的状态前行。

也许很多人有着和我一样的疑惑:一个学外贸英语的人,怎么能如此深入地了解一个新的行业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邹师兄的回答简洁又干脆;不断地学习,有目标地学习。而他的目标源于他的人生信条:唯有财务独立,方能人格独立。于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选择了与长辈们不一样的道路:进入金融界。

1999年,伴随着网络股大潮,邹淳师兄也和朋友投资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并出任CEO,最后由于国家创业板市场迟迟不开而最终在2003年又回到了投资领域,成为了完全自负盈亏的职业投资人,因为交易让我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由

2003年,他创立了日后中国期货界最著名的论坛:炒客论坛。作为坛主,他用网名野鹤来阐述着自己的投资观和人生观,2003--2007年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野鹤道场文章帮助很多人走上了成功之路。

但凡和有所成的人交谈,我都会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一路是否有过不去的坎,面对不了的挫折。虽然深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不会有被采访者今日的成功,但还是不能免俗地希望从成功人士过去的困难中找寻励志的闪光点。可是邹淳师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让我决心将此问题永远地挪出采访提纲范围。他说:要说我遇到过什么挫折,我觉得弯路肯定是有的,但是回头看这些都不算事儿,而且你也不要去过分相信所谓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因为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往往不能为他人言。我们要学会吸取失败的教训,而不要只关注人家怎样成功。随后他给出了面对挫折最好的办法——做自己喜欢的事。说到这里我们都笑了,我说:那肯定会有不少年轻人会跟您求助,不喜欢当下的工作该怎么办?邹师兄毫不迟疑地回答:赶紧辞职。

这时候我真的非常羡慕他的状态:拥有财务自由,可以选择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随后他也及时补充道,这种自信和自由并不是很快就能得到的,而是要随着资历和时间慢慢积累,特别是身在职场、有牵绊的人,最开始必须要屈从社会规则,但千万不能失去本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原则,久而久之便会在点滴进步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切不可急于求成。

按照免费午餐的一贯采访套路,人物专访是要将主讲人的履历介绍得一清二楚,展现他不同时段的状态,介绍他在专业领域的事业成就。而面对邹淳师兄,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口才能将这些俗气的问题问得高雅又得体。因为他缓慢又柔和的讲述里,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隐形力量,这股力量把他所有的成就都糅合在一起,用低调和谦逊的个性将淡定二字描摹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也便大胆地抛开了那些条框束缚,专心感受他对与人生的领悟。

邹师兄说他觉得一个人追逐任何理想,首先是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不要失去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识自己——在研究如何做投资前,要先学会研究自己。邹师兄甫入金融界时,最先做的事是找出自己异于别人的地方,找出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交易方式。在投资界,有的人一年就专注个三四次便能大获全胜,有的人靠一天做上百单交易来实现积累,这些都关乎是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所以邹师兄对于成功道路的方法总结,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的合适的舞台,然后一辈子专注一件事,成为专家和大师,就够了。

在将近20年的投机生涯中,邹淳几乎用遍了所有的交易方法:短线、长线、基本面、技术面几乎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最后浓缩到了现在只交易期权,因为金融投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而期权正是金融投机之冠上的明珠。

整个谈话过程里,我心里一直不断地喷薄出强烈地钦佩之情,我想,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应该就是这样的吧。那些我们大多数人为之纠结的选择、旁人的目光、关系网的压力,在邹师兄眼里都如浮云般轻易就可推走,因为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追求着自己的自由梦想,我喜欢投机这个行业,它带来的金钱可以让我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摆脱一切束缚。

说到兴趣爱好,才得知他喜欢赛车,甚至专门考取了赛车驾照,喜欢古典音乐、旅行和美食,曾经疯狂迷恋高尔夫,以至于在上海买了家18洞的球场,而因为实在不喜欢管理企业,又在去年把自己所有企业都清盘,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决心下半辈子专心做一只闲云野鹤。

我们还聊到了宗教和信仰、哲学与人生。直到在最后我才恍然大悟:我所生搬硬套的精神二字,根本不是值得解释的东西,因为师兄从来不去刻意在乎这些,只是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学习能涵养心灵的知识,成为负责任的、勇于接近自由的人。

原本这次的采访是定于昨日(312日),师兄临时通知说有事,改在今日。而今天我才知道,他突然想起来昨天是他和太太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所以不得不推迟了采访。而这突然想起不是因为健忘,而是因为我根本不在乎这些节日不节日的,因为我们把每天都当作纪念日来过,就不在乎哪天是要庆祝。这时候他还举了美国作家桑德斯经历生死五分钟的例子,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每天都要好好过,才会在死前没有遗憾。

采访结束后整理资料时,回想刚才的谈话,不禁觉得:这哪是在和金融界骄子对话啊,分明是大哲学家啊!顿时脑海里闪过一句话,特别适合用在邹师兄身上:我梦寐以求,是真爱与自由。

这样的人生,怎叫人不由衷羡慕!

用贸易交织光荣与梦想——记85届校友陈德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校友会·2013年免费午餐活动·陈德良专访   /  记者 徐颖

初见陈德良师兄,扑面而来一股厚重的洋气。落座后他谈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强调他自己是个普通人,没有那么多值得写的经历,谦逊的品格显露无疑。与他交谈就像是和老友会面,自然又舒畅。

刚度过自己49岁生日的陈德良,走着一条大部分人看来非常顺的道路:没有下过乡,宝贵的时光与书本和知识为伴。中学阶段在重庆外国语学校度过,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这使得他顺利于1980年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外贸专业学习——上大学那年他只有十六岁。说起学生时代,陈德良对母校心怀感激。他说自己从重庆到北京后,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鲜感。在贸大,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国外的原版杂志,第一次读到了英文小说,接触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极大地开拓了眼界。这也在他心中默默地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1985年大学毕业后,陈德良进入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接触到了陶瓷类的工艺品,从此开始了他与贸易行业的不解之缘。在国企工作的两年,陈德良感到了社会与学校不同的地方,学会了如何富有人情味地处理各项关系。1987年,陈德良被公司正式派驻纽约美国华艺公司,1988年调至在美国康州的合资企业,当时陈德良的工作内容是协助美方人员开发产品,然后再与中国工厂进行协调,管理生产。并且每年回国一到两次,通过展览会等方式打通公司的中美贸易渠道。

1996年,陈德良决定回国创业。他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注册了上海利源国际有限公司,英文取名为Value Source——体现了陈德良期望带给顾客的两样东西:价值和源泉。凭借在美国工作生活的经验,以及自身坦诚、诚信的素质,陈德良迅速赢得了大客户的青睐,包括美国TARGET在内的大型零售巨头均与利源有商贸往来。最初以中间商身份进入到行业里的陈德良,在通过一系列努力后,投资工厂,完成了向生产商的身份转换。这也为他和他的公司发展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时至今日, Value Source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制造商集团公司。

当下许多年轻人对于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感到很迷茫,而较之于此,陈德良可谓是选对了自己的路,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他喜欢与人打交道,能言善辩,热衷于通过沟通与交流实现计划的预期效果。总结自己这么多年的从商感悟,陈德良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平常心和以人为本。拥有普通人的心态是陈德良成功的关键,凡事有自己的原则、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就随意改变本心是他最在乎的。而以人为本则是陈德良管理公司的法宝。

在利源,主要员工可以申请加入公司长期奖励计划。奖金和忠诚度挂钩:在为公司服务满一年后,每年可以根据公司当年的盈利领取50%的奖金,第三年达到80%,并且可以将前两年未领取的奖金一次性提取。工作满五年后可以领取奖金的100%。这是陈德良自创的员工激励机制,也正是因为这套机制,他留住了一大批优秀的员工,都是他的得力助手。而另一个非常值得提的,那就是陈德良注重公平。举贤不避亲是陈德良的信条,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待遇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作为管理者的他,更是以身作则,非常自律,陈德良认为凡是成功的人身上必定有过人之处,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细节,就是通向事业成功彼岸的积累。

在贸易圈行走的这么多年里,陈德良也遇到过逆境和挫折,包括商场上难以避免的、因他人诚信缺失而导致的损失。但乐观的他却不将这些事看得有多重要,他始终认为保持住自己的原则,做一个诚恳、友善、诚信的人是面对一切困难最好的方法。

如今,事业家庭都美满的陈德良,依旧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前行,贸易对于他来说已不仅仅是生存手段,更是生活陪伴,凝聚了他的热情与执着、光荣与梦想。

龙年的告别

都说本命年不容易过得舒坦,而我记忆里上一个本命年倒还是过得去。但所有事情也在那一年开始转换轨道,螺旋型前进的人生,总是起起落落不在一个层面。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个龙年,应该就是:告别。告别过去的自己、告别曾经的感情、告别那些舍不得却不得不散场的宴席。所以这一年在缺乏安全感的状态里度过,偶尔迎来的惊喜,也都夹杂着担心和恐惧——早就猜到了结局,便只能小心翼翼地开始。在这个大起大落的年份里,我体会到了遇伯乐之欣喜,感受到了有朋友之温暖,经历过了既成自然的习惯戛然而止之心痛,也领略到了过去没有抵达之风景——这些都将成为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出彩虹色的梦。

而我终究要继续告别下去,告别这一年的遗憾、悲情、痛楚和其他许许多多的怨念,所有不能释怀的终究要在这一年有个结局——于是我突然放下了手头所有的事,叛逆地奔去了远方。

在这里,我看到了电影里所描述的“堵车”。

听不到任何汽车喇叭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从高速路俯瞰曼谷,远没有想象中整齐和国际化,有人住在高楼、有人住在别墅,更多人住在用简单板材拼搭的小屋里,洗衣做饭、家长里短。但我依旧会用“明快”来形容这座城市,不论是出租车还是巴士抑或是水泥车,都有艳丽的车身和涂鸦,想让人心情不好也难。

人头攒动的曼谷,和许多旅游城市一样,少不了那一丝商业又粗鄙的气息。但曼谷人缓慢的生活节奏,倒是恰当地缓解了游人的焦虑与不安。顶着烈日贩卖太阳帽和矿泉水的小贩、推着自制小车炸着煎饼的老妪、穿着整齐的校服在放学途中嬉戏打闹的孩童、蹬着摩托车互相紧搂的情侣,这一切都太让人觉得亲切和自然,就好像是我生活过的城市,不曾离开。

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演出。

在中国这个自诩为礼仪之邦、却丝毫不文雅的国家有着难听名字的他们,在泰国被称为第二种女人,在西方有个很美的称呼:红顶艺人。数年的专业歌舞和形体训练,使得他们在成年时拥有了曼妙的身姿与独特的气质;而自幼与针剂药物为伴,又令他们于知天命、甚至不惑之年便离开尘世;由于特殊的身份而成为他人调侃的焦点,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猎奇的粗鲁的陌生人,他们不得不将尊严藏在微笑的背后,用身体作为灵魂的挡箭牌。

一张张让大部分女人失色的精致脸庞和极致妩媚的身姿,在镁光灯的辉映下忽明忽暗,那是历练所得的轮廓、那是心酸堆起的嘴角。我猜想最壮美的活法莫过如此——用青春年华剪成的烟花,瞬间燃尽世间的繁华。

在这里,我看到了晚霞映照下的寂静与躁动。

乘着快艇飞驰在暹罗湾的水面,看一望无垠的水天一线,让浪花拍打在身上冲散所有的情绪。有瞬间我深刻感到,曾经隅于一角的压抑生活在此找到了出口,那些我无法放下的人和事一下子变得那么轻巧。

这一年,我虽然没有能继续在校园求学,却在业余时间找到了自我提升的方法并付诸行动;虽没有像在大公司的同学们一样看似光鲜体面,却在小团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践行着自己的原则;虽然没有能在心心念念向往的媒体工作,却能得到贵人赏识将写作进行到底;虽然财富的积累才刚刚起步,却也可以用真正意义上自己赚来的钱给家里添置好东西。“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这句念了很多遍的话终于在那一刻得到了领悟。

站在高处眺望暹罗湾,夕阳照耀下的小城寂静又安详,而夜深以后的它又将包裹着的闷骚与躁动释放得彻彻底底。咸得发苦的海水和令人醉生梦死的酒精,用不同的方式荡涤着每一颗不安的心灵。

我一直看到生活圈外有更广阔的世界,而我迟迟没有勇气迈出的这一步,有幸留在了曼谷的大街与小巷、倒映在了美人斟下的冰凉美酒里、弥漫在了芭提雅的温柔夜色中,成为我整个龙年最亮眼的片段。

我终将也告别这趟旅程,如同告别龙年的所有喜怒哀乐——是我的溜不走,不是我的抓不住。对于来年的憧憬,和过去一样无法描摹出太实际的样子,怕太细致会让失望放大很多,只能怀着一如既往的善念,愿现世安稳、平安喜乐;愿每个坚持梦想的人都有所收获、接近自由;愿自己在新一年有能力为家人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也希望再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你,可以离我近一些——喧嚣嘈杂的年代,怎能总是遥远地相爱。

新年快乐,蛇年你好。

(end)

购物会所变身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家Drago Marin CHERINA相约“益丰·外滩源”

益丰·外滩源益想天开”——薛林纳个人作品展 新闻稿  /  特约撰稿 徐颖

不了解益丰·外滩源的人,会被这座缀有巴洛克元素的文艺复兴风格的精美建筑所震撼,然后以为它不过是一个众多奢侈品牌和高级定制品牌的集合点。而事实上,益丰不仅仅是个让你感受到只此一家尊贵感受的慢奢购物殿堂,更铸就美好生活的艺术天地。

20121224日,世界著名雕塑家、画家和环境艺术家德拉戈·马林·薛林纳(Drago Marin CHERINA)来到益丰·外滩源,举办了他的个人代表作品展。这个出生于1949年、拥有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和南斯拉夫血统的雕塑世家后裔,在20岁便展现出了其非凡的艺术才华。或许是因为流淌着这些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之国家的血液,使得他对于艺术的个性理解与精准把握,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浑然天成。

想天开艺术展,共展出薛林纳的作品12件,包括飞翔的女孩美人鱼玛丽莲·梦露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毕加索等在内的博物馆级作品均在此次展出中得以呈现。不少看过薛林纳作品的人,会对他那些抽象至极的创意感到讶异。比如他非常喜欢使用分裂的方式来制作名人雕像,比如这次可以在益丰·外滩源观赏到的爱因斯坦毕加索玛丽莲·梦露亨利·摩尔四件雕塑均采用了此种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风格,而这也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这种解构和重构的手法,也暗合了始建于1911年的益丰大厦,从昔日的益丰洋行,经过解构和重构,华丽蜕变为今日名品云集、以私人定制为主打的高端精品购物会所的益丰·外滩源

谈及自己为毕加索做雕塑时的过程,他的眼里瞬间闪烁出孩童般的光芒,他说他至今感谢那次与毕加索合作的机会,毕加索没有直接影响我的艺术,但通过他,我明白了该如何做我的艺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薛林纳,在那之后渐渐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在1974年,25岁的他凭借一尊索尔仁尼琴的胸像,夺得世界雕像雕塑金奖。迄今为止,他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先后在5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展出。

出生于1949年的他与中国的缘分也像是命中注定的安排。他第一次到访中国时,就意识到中国有太多东西值得探索,随后他留在了中国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同时,心怀善意与感恩的他,也乐于通过艺术去帮助他人。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以凝固的瞬间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作品,并将其作为慈善义卖品,筹得捐款。

此次到益丰·外滩源布展,也让薛林纳倍感满足。12件作品分布在益丰·外滩源一楼,从北京东路大门进入后,两米多高的飞翔的女孩Woman in love),顿时让人深感到,这个百年建筑在华丽转身为高端购物会所后,所蕴藏的澎湃魅力和艺术张力。若从圆明园路入口进入益丰,沿着團團(TUAN TUAN)精品店,则可以看到亨利·摩尔毕加索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这些从不同领域影响人类历史的大师们的铜像雕塑。

在意大利珠宝BUCCELLATI和华裔高级定制珠宝ANNA HU之间,则可以看到波多果卡优美静谧的身影;围绕着外滩源壹号壹咖啡的,是拜尔可卡、曼可兴伊格、姐妹这三件充满温柔和热情的作品;而美人鱼佳娜这两位小美人,悄悄躲在神秘的角落,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

静静走、静静欣赏,不知不觉竟让人感到身处的不是购物中心,而是一间时空交错的博物馆,它凝聚着顶级品牌长久沿袭的精致理念与艺术家不倦追求的个性造诣。这些充满在益丰·外滩源的奢华而独家定制产品,实则就和艺术家手中的作品一样,承载着作者与观众对于美好和高雅的向往与追求。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3年春节。

·

益丰访谈艺术家 德拉戈·马林·薛林纳(Drago Marin CHERINA

想象之外,生活之内

问:您之前是否在高档购物会所举办过此类展览?谈谈此次在益丰.外滩源布展的感受。

薛林纳: 是的,我之前在别的国家也举办过这类展览,不过这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个性。益丰.外滩源这个地方让我觉得很自然,和我的艺术作品气质和接近。希望我是正确的。

Cherina:Yes, I had this kind of exhibition before in other countries, It is hard to compare. Every plac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 do feel that your place feels very natural and close to my art. Hope I’m right.

问:您怎么看待高级订制和艺术雕塑,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薛林纳: 在这样的顶级高端环境里布展,将我的艺术作品和这些富有艺术感的、有创造力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我觉得很好,就好像在我自己家里布展一样很快乐,而且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希望到这里光顾的顾客也和我有同感。

Cherina: Well, considering high class involvement of many remarkable highly artistic international most creative best products producers companies; I feel that my fine art exhibition here is at home, happy and completely complimentary. Hope the visitors will confirm my opinion.

问:谈谈曾经与大师合作的感受,对自己到目前为止的艺术道路有哪些作用与影响?

薛林纳: 当然,如果你有个好的老师,会有益于你的艺术创作。那么在优秀的艺术家手下工作或者与他们合作,会让你受益无穷。很幸运我能有机会拥有这样的经历。我建议那些富有创造性的人勇敢地去寻找、去接触那些大师,那绝对让你终生受益。

Cherina: Of course, if you have good teacher you are better of in your creative worked experiencing meeting and partially working or assisting famous artis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young artist. I was lucky to experience this. My suggestion to any creative person would be to seek encounters with great people. It would definitely benefit their lives.

问:你曾说喜欢想象人们想象之外的事,作为艺术家,如何理解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

薛林纳: 如果你是个将毕生精力扑在艺术上的人的话,你将很容易地发现艺术就是你,是你的全部。让自己的每日生活充满富有创造性的事情,将会让你非常满足。我觉得艺术是桥梁,是我们思想、意识和灵魂之间的桥梁!

Cherina: If you are an artist all your life than obviously you feel that art is you, all of you. Fulfillment that you get out of creative work every day is complete and very satisfying, I feel lucky being able to do what I like the most, art is the bridge, very important bridge between our mind, senses and soul !

问:请问您近些年对于中国的印象。

薛林纳:要问我如何来描述我对于中国的神奇感情!我在这个国家获得了文化和艺术差异所带来的惊喜体验,她对我的影响,将贯穿我和我的创作。我只能说:感谢你中国,你是独一无二!

CherinaHow to describe wonderful feelings that I have for China, My experience here in your country is full of exciting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and artistic fulfillment and it would leave everlasting mark on me and my art. I can only say : Thank you China – you are second to none !

她什么都知道

刚在桌前想一些事,淡淡的忧伤快演变成要流淌的泪,赶紧捂住脸不想发出任何声响。掩耳盗铃似的以为他们已经睡了不会听见。不一会儿她到我房里来跟我说:我想起来了,你嗓子疼应该去含一片灵芝,哎呀怎么早没想到提醒你……”我赶紧抹了抹眼角起身说好的好的我这就去,很快地从她身边走过怕被她发现。可直觉告诉我她早就发现了,她什么都知道,但我不说她便从不过问。从来没正经写篇文章给她,这篇就写一写我妈。

刚学写作的时候,半天憋不出一个字,她命令我曾经是文学社明星的爸——“你帮她写!,爸扭扭捏捏一本正经地声张说这怎么行这以后她永远学不会自己写!她说:你给她写个范文她看着看着就会自己写了,不都这么学会的么!然后我爸就乖乖地叹口气,坐在桌前给我打草稿,我坐在床边上看,不知不觉竟睡着了,醒来后把草稿看了几遍誊到了作业本上。后来老师把那篇作文拿去参加比赛,但没有得奖。

去北京的第一年,我给她买了条围巾作生日礼物。寄出快递后问她有没有收到喜不喜欢,她说快递还没有到一定会喜欢的;隔日又问她有没有收到喜不喜欢,她说收到了收到了特别喜欢正好缺这么一条围巾材质花纹都特别喜欢,让我瞬间满足感爆表。当天晚上收邮件却发现一封快递因天气原因延迟发送的通知,才知道善意的谎言有多美。她什么都知道,但她不知道,我知道了她不知道的事。

她喜欢做菜,喜欢根据菜谱改编出自己的做法。她爱去南京路食品商店边上小弄堂里的老商店,买一种产自印度的咖喱油。每次陪她去那里,必定还会买上很多做杂粮粥的原料,那间店是九十年代的装扮,都是回忆里才可以描摹的景象。有天又陪她去买咖喱酱,发现那家店关门了,想必是要装修改造,于是我们隔一阵子或者顺路就去看一看。终于有一天我带些不耐烦地跟她说我们走吧这家店肯定彻底关了到别处买其他咖喱吧干嘛一定要到这儿,她只顾自己边张望边打探,嘴里咕哝着回答:不行呀换别的咖喱你吃不惯的……”

我特别信任她但有件事儿我最不放心交给她。每次午睡前都关照她半小时后记得叫我,可每次醒来都发现一小时已过。她也次次振振有辞地说半小时哪够睡啊。上周事情太多以致睡太少,早晨醒来已经九点又一刻,早过了上班时间而她也已出了门。晚上回来跟她说我睡过头了她又理由充足地说:累了就该多睡会儿啊,昨天不是加班了吗?晚点去不要紧的。听得我瞬间时空停滞,此刻只有觉得幸运,遇到个不苛求上班打卡的好老板。

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克制着不让她知道。一旦她试探性地问起也都只回答说没什么我就是有点郁闷。然后她就会凑过来扑闪着眼睛跟个孩子似的问我:那我能做些什么呢?然后我就特别不争气地眼泪水狂淌……最终的结局总是她以大无畏的姿态跟我保证孩子你别怕,有妈在天塌了我给你扛。

我特别羡慕她永怀希望的态度,在我小时候抗拒练字畏惧练字以致于我爸气急之下拍碎一张玻璃台面的时候,她能大无畏地下圣旨咱不练了!把心态练坏了不值得!却没想到在很久之后我不知大脑哪根神经搭错,把这件令人畏惧的事发展成了兴趣爱好,而那以后她就跟赚了个长线股似的欣喜若狂。

慢慢觉得因为自己思想的渐趋独立,而变得不再是个听话的小孩,也许与她设想的道路越偏越远,变成龙应台笔下的那种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的情景,但我想她会有一天理解我所做的一切,皆是因她所赋予的大爱与大善滋润心田而生,它们润物无声、细水长流;我想她会有一天因我终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而骄傲,如同她说她渐渐看不懂我写的文章但知道我写得很好一样,感到骄傲。

我知道,她,什么都知道。

是啊,文艺和爱都是体力活

这两天,我在八小时用电脑的工作时间外继续对着电脑给自己的博客进行改版,看着屏幕上一行行的代码不断思考,一直到每个细节都满意为止。最终的结局是早晨醒来后眼睛肿得和金鱼一样,还以为是没有睡好,到晚上才发现是有了炎症。

上个礼拜我到家附近的运动场稍稍跑了几圈,换做以前连热身都算不上的运动量现在让我倍感吃力。爬五层楼原先气都不用喘一个现在基本离不开电梯。偶然看到高中时候写的日记,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像是在写一份考场作文,现在每天拿笔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写上两行就忍不住要龙飞凤舞。

下班后和朋友到商场吃饭,吃完后一起走走逛逛看遍了所有的小店,看着那些文艺得不行的小花小草、小玩偶小摆设,居然没有一丝想要掏腰包收入囊中的冲动。北京的朋友来上海出差,在合适的时间急着赶着看上一眼聚上一会儿,我却在陆家嘴夜色里的灯火中迷了路找不到方向。回家后看着屏幕上没有改完的代码没有写完的文章才感到眼睛生疼生疼。

但。

我明明是可以坐在电脑前连着十九小时没吃没喝没睡就为了剪辑四期节目的靠谱之人。我明明很喜欢那些小玩意儿总想着以后我们的家里哪儿放这合适啥搁那儿合适。我明明字写得很好看像爱生命一样爱写字。我明明很健康球场上东奔西跑都不会累。我明明很守时从不让对方多等一分一秒更不可能成为路痴在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迷茫无措。

我们都无一例外地曾因为年轻可以挥霍而感到无比自豪,直到彻夜不眠后第二天走路打颤才觉得似乎该休息一下。那些年被贴上的文艺青年标签,早就像不合身的衣服被扔到了角落,那些年为爱疯狂的热情,早就像干涸了的湖水再也没有流淌的动力。随便一个消息就能刺痛神经的时光也不复返,似乎对任何事都不再一惊一乍的少见多怪。成长是多么庸俗又粗鄙的形容,却真实又确定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额头。也就那么几年时间而已,我们便不再有心情为了争取些什么而努力,也就那么几年的时间而已,我们便不再把喜欢当回事,的决心成了鼻息间轻声一笑而过的梦话,永远也不再是伤脑筋费心思的命题,我们用不相信搪塞一切,我们情愿捡取现实的残渣,也不愿期待理想的幻影。

昨天朋友看着对浦东的环境一无所知的我,感慨道:嗯,我明白了,其实你看这儿就跟我看这儿是一样的。就这句话,让我笑了好久。

原先总以为文艺和爱,是理想的模样,那么高雅那么圣洁,得悉心对待认真呵护,才配得上它的意义。现在才知道,为了点小资情调从南边跑到北边看一场小话剧是有多累,为了要那种我们始终牵手旅行的感觉而从东边跑到西边是有多折腾。它们无一不是个体力活罢了。

瞧这字里行间的怨念之情啊,就好像后悔有过曾经似的。有趣的是当发现过去无比崇拜的两样事物本质也不过如此时,竟有一丝丝开朗的感觉。既然它们是体力活,那就好好锻炼健健康康地伺候它们,在这肮脏不堪的环境里生活,哪能没有它们的慰藉。几十年一遭走过,唯文艺与爱不可辜负。

写在Kindle Paperwhite发布之日

昨天奔波劳累,本想早些睡。但还是忍不住要看一看今天凌晨两点的Amazon发布会,于是躺在沙发上小憩一会儿后便刷着围脖等直播。

说起Kindle,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故事。因为Kindle,让阅读更美好》这篇文章,这个博客突然被很多人发现,它被推到豆瓣九点首页,被数字尾巴的编辑转载,在微博上被不断艾特,和很多陌生人互动交流,因为它而认识了几个靠谱的网友,接触了原先并不习惯的网络社交。那以后有关Kindle的信息一下子多了起来,很多人开始使用它,而我也后续分享了一些有关Kindle阅读的资源以及我的观点。到今天为止,文章里的这台Kindle 3依旧健康地陪伴着我的每分每秒——我每天都带它在身边,等车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等餐的时候都不会很空虚地度过。

去年Kindle 4发布的时候,我对它的新造型有些失望,对可触摸的屏幕设计也无感,倒是因为Amazon圣诞节的打折活动而额外花259美元购买了一个Kindle DXG来阅读PDF电子书。现在看来它是Kindle系列中唯一一款始终保值的产品。在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使用后,对于Kindle我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使用上也比一开始有了变化,在这里一并谈一谈罢。

一、使用推送功能多于单纯看书

最初,我是为了阅读在美国Amazon购买的电子书而用Kindle的。对于当时看纸质原版书查字典不方便的情况来说,有一个Kindle这样能用光标点击就完成查词的机器,实在是太好了。而它的那些硬件参数——E-INK屏幕,轻便的机身,耐用的电池,简洁的设计等等,倒是一个次要因素。于是这么完美的电子阅读器立刻就让我沉沦了,接近于再生纸色彩的墨水屏幕是电子阅读最合适的选择。

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一些6寸大小的PDF中文书,看了以后发现很少有全本的,于是自己想办法把A4的大小转为6寸大小,总之这么折腾来去最后我耐心耗尽放弃了。而且我是个特别不愿意使用汉化系统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用原系统读配套的原版电子书,简简单单的最好。

去年十月份,我开始使用SENDTOREADER的推送服务,那之前也用过国内的一些推送,比如把每周要看的杂志设置成定时推送等等。但最终都面对着一个内容选择的问题——整本杂志推送过来,一页页翻过去,只有少数几篇自己喜爱的文章,渐渐地对这种缓慢的翻页行为也产生了厌倦。所以当我使用STR的推送后,才发现Kindle的功能可以拓展到如此之大。

我不喜欢对着电脑屏幕阅读,特别是每天工作要面对电脑八小时,一天下来眼睛快瞎了……使用STR,在浏览器上设置好快捷标签,看到满意的文章,点击一下后,网页就转成Kindle的文件通过wifi无线发送到了机器上,整个过程只有三十秒。现在,这个功能成为我使用Kindle最主要的因素,每天使用Kindle阅读的90%时间都是在读这些网页。因为有一个巨大的现实是,原先的看报听新闻读杂志等事宜在现在有很大一部分被网络浏览所替代,速读一下网页的文章,觉得有必要继续读就推送,没必要就离开页面——做自己的新闻把关人,能节省很多时间。

二、愿意付费购买电子书

在原先的文章里,我介绍了几条获取免费书的方法。但这不意味着我不支持付费阅读。在当时中文阅读市场没有推出完善的配套付费内容时,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搜索去获得看似免费的内容——为什么说是看似呢?因为一切你觉得免费的东西都是要花代价的!在一堆浩如烟海的免费内容里,找寻你所需要的、质量过关的书,花费巨大的精力,一次次试错,一次次做小白鼠,这些时间全都是在付费。于是我们愿意去相信意见领袖们的话,相信别人推荐的资源,相信有人把关的内容。所以,在豆瓣阅读推出付费阅读后,我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Kindle推送试用,起初是选择一些免费的杂志和试读内容,最近开始付费购买。我在豆瓣买的第一本电子书是任晓雯的《她们》,8.99元人民币,两天时间看完了。前阵子搬家,对于书的处理让我困扰了很久,于是这又成了我支持中文付费电子书的一大理由——书多真的没有地方搁。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中文电子阅读的市场规范起来、丰富起来。那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吃力地去大海捞针般筛选内容,那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可以承受的价格获取满意的书籍。那样我们就可以简单一些办事,简单一些生活。

三、小时间其实很多

没有用Kindle前,我出门包里总是揣本书,经常选择性障碍,不知道带哪本。或许那阵子在读的书太重太厚不合适随身携带,或许某本书比较珍贵不想它被带进带出弄脏弄旧。有了K3后,带上它就好。并且在采用推送后,零碎的时间都用来读单篇的文章了,比之前断断续续读一本书要有效率得多——大部头的书还是花大块时间读为好。

原先觉得等电梯、等上菜、等公交、等地铁都是一点点时间,能干什么?直到我有一次认证掐表计算了一下、实践了一下,才发现在等电梯到我的楼层把我运送到一楼这个过程里我可以读完一千字的文章!于是再也不敢荒废这些小时间,有几次想着也就吃个饭不用带Kindle了,却遇到迟迟不上菜而无所事事的情况。

小时间除了玩手机打游戏刷微博,其实用来看看文章蛮好的。

四、善用工具,让它真正发挥效用

这个时代,太多新鲜有趣的东西进入我们的生活。当小学都已经开设“ipad的时候,我们不知该担忧还是自豪。对于数码产品我的一贯观点是:选择你真正需要的,好好用它。那些所谓的开箱晒单等等的活动我向来是觉得无聊透顶的,拥有太多的产品的结果就是你会迷失自己,不知道到底需要哪个。说到Kindle,就有人要提ipad,现在还有其他的一些平板会被拿来比较,很多人买之前要到处询问这东西值不值得好不好——值不值得不该你自己说了算么?与其花时间去比较所谓的性价比,不如问问自己你真的会用它吗?你又想要打愤怒的小鸟、又要能上网看视频、又要能墨水屏幕看书、最好还能紧急时打个电话,这种设备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而是你不可能真正去用好它。用了Kindle了觉得屏幕小,买个平板说要看PDF,看了后说背光太厉害眼睛不舒服,最后都弃之一边任其落灰。世上没有什么可以兼得的美差事,把握重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地处理才是好的选择。

两年后的现在我还是会说“Kindle是我最喜爱的数码产品,没有之一,我喜欢它低调又实用的特性,目的简单、为着阅读这件纯粹的事情而存在。就像我每天要用的钢笔和本子一样,它也永远在我随身的背包里陪伴着。

最后来点一下题,这次新发布的Paperwhite带有背光,对这个功能我持保留意见,毕竟我看中它的就是没有背光看起来舒适,但E-ink屏幕有背光或许是另一种效果,在有光线但不充足的地方可以稍微提亮一下屏幕帮助阅读也是件好事。

end

毕业后的这一年

转眼,毕业一年了。可能有人会觉得,啊,才毕业一年。也许我的文字是有些七分熟…………

有段时间我处于非常非常矛盾的状态:留恋学校的氛围,又不甘心把自己框死在象牙塔,想要潜入社会摸一摸底,随即又在明白了它的深不可测后,再度无比向往校园生活。如此反复。也曾纠结于到底是走学术的路还是实业的路,时间就在这些徘徊中溜走了。

在读书的时候,因为做过一些实习和兼职,又因为是媒体行业,所以多少提前了解了一些身处的环境。这么算来对社会的认识也超过一年时间,然而毕业后这一年的认识是非常深入又生猛的,几次感觉要翻船、要跌倒,还没有人扶,终究学着自己走路。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微博私信,对方说毕业一年,换了工作,发现自己很多不足,想要从练字入手来改善。如此相似的情况让我在回复了他之后顺着思绪想了很多,第一次完整又清晰地总结了毕业后的体会,然后又去看了一下这段时间安慰过自己的文章,似乎学得了一些东西,接下来就谈谈我毕业后这一年取得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坦陈这一年的感觉就是:用着一颗想要方向的心,做着没方向的摸索。因为最初我的打算是先走学术道路然后进入社会,就是通过考研回到我感兴趣的领域——传媒,毕业后顺道而行。结果此路不通。我只得手忙脚乱地临时换方向,试准哪个就哪个,却万万没想到我从事了一份与我本科所学专业完全相关的工作。本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自信(我本科专业成绩不拔尖,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我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就这么开始了上班族生活。但这份工作最大的压力不是其本身,而是来源于旁人——父母觉得我是因为受了打击所以放弃学术和热爱的专业,朋友觉得我是随便凑合找了个工作肯定不开心,甚至我自己最初都不能肯定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几度在夜里崩溃偷偷掉眼泪这些事后来想起来还真的有些伤感,但好在我终于顶住各方压力把这份工作坚持下来。要问我找到方向没有,我至今答案还是:没有。但是后面一句不会再是:这个真没有。毕竟,我清楚了自己对于这个行业还是有喜爱之情的,只能说命运太神奇,让我读了一个不太喜欢的专业,然后在实践中却发现了它的美以及认识到自身的才能是与之相符合的。这些足以开拓出以后的道路了。

其次,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变得坚强。前三年经历了一系列苦闷,在这一年达到顶峰,可当经受了二月份的晴天霹雳后,竟然有一种涅槃的感觉,似乎没什么可以再来摧毁我的意志了。对各种曾经非常在意的事情有了新的看法,心态也变得淡定起来。我想这一点比其他所有的收获都来的珍贵,就像是读书时,做对了一道题所得来的喜悦,肯定比不上学会一种方法然后屡试不爽做对一百道题的喜悦。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从内心来说还是存在脆弱的地方——有谁愿意坚强?有谁不希望轻松些过日子?有谁想要一个人扛这么多?但是拥有这个品质,绝对是给人生大加分的一点。

最后,这一年——确切地说是这半年,我找到了象牙塔外提升自我的方法。一开始上班的时候,我简直无法相信我余下的人生就只能这样度过:很多时间和话不投机的人共事,精力花在现实的生计问题上,面对职场的一切不知所措,有了压力不知道如何化解……比起其他,这个现实击碎了我对于混社会的一切幻想和动力。直到学会了使用GTD管理,才渐渐有了方向。然后我就从一个GTD和一个番茄时间延伸开去,读了这方面的书、看了很多这方面的帖子,关注了这个领域杰出的网友,最终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找到了成就感。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非常反感畅销书、职场指南这种东西的,但是在这半年阅读的书单中,我却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而以往精神养料比较充足的书读得较少。读罢后发现这些书的确有可取之处,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你明白该如何着手去改变现状。这样的书,类似一个有经验的导师在给你讲解他是如何一路走来的——离开学校,离开班集体,最缺的就是这样的讲解。

于是我这半年过得非常充实,从二月份那个低迷受挫的时候开始,果断进入新的状态,把想做的事一件件落实起来——在社区发布硬笔书法教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利用业余时间传播钢笔文化、成为媒体的特约撰稿人、把这个博客打造成可读性更强的地方……感谢热心的网友,给予我巨大的支持和信心,帮助我做得更好。而这些,都得益于自我提升的训练。

这三点是我目前能总结出来的、毕业后一年内比较明显的体会。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我当然也感悟到了不少宏观层面的事,比如如果本科时我……那么就……”要是那时候……那就会多好等等。所以接下来这些就当做是给他人的前车之鉴吧,供仍在读本科的同学参考。

一、本科时千万要以学业为重

我带着万分的理想主义热情,进入了一所充满的商业味道的财经院校,可想而知我会是多么痛苦。苦闷、悲伤、不被理解、厌学等等情绪充斥了我的大一大二生活,很惊讶于大学的课堂竟鲜有踏实学术的氛围。一直到了大三,我才意识到我必须重视起我的本科学业,如果我荒废它,就不会有好的积点,就没法申请国外的好大学深造,甚至拿不到学位。那时候我开始一本正经读了很多和学业有关的专业书籍,把不喜欢变为喜欢,把没兴趣变为感兴趣,上课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把学业成绩提了上来。当时觉得每天要做很多事,要看很多自己喜欢的书,哪里有心思多看些专业方面的拓展书籍,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后悔:本科是一个大量积累学科基础知识的好时机,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广泛涉猎好书。如果你学的是管理类,你就该去涉猎经济、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知识,学校的图书馆足够能满足你,如果你学得是古典文学,你就该也多读西方文学,当代文学,如果你学的是小语种,那要尽可能多的学习第二第三门语言,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人生不会有第二个时间段,让你不愁吃穿(大部分学生适用)、不用面对人际压力、职场压力、不用面对高考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恐怖场面,而一心一意只要汲取知识。

毕业后这一年,我深刻感到本科读的专业书太少了,涉猎面也不广,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把图书馆经管类的翻个遍!而这些缺憾,只有靠每天下班后自己业余的时间汲取知识了,比起大块大块学习的高效率,这种琐碎的暗时间效果略逊一筹。

二、不要为了找工作而放弃精神追求

人有超过半辈子的时间要在工作中度过,这看起来当然是件重要的事,但这件事,并不需要成为你人生的主旋律。工作是在追求幸福快乐的道路上保证物质供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有不少同学,从进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以要找一份好工作为目的,联系学长求经验,逛论坛看面经,到处打听找熟人,他们虽然因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们的大学,就只有这些而已。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如何在不断的挑战中超越自己,在超越的道路上心怀感恩与爱,当每一次失败或是喜悦,可以成为你修炼内心的基石,才算是真正地在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准备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面试技巧、内幕消息等等,而是你真正想要完善自身的信念,从个人修养方面入手,补充知识、涵养气质、磨练意志。电影《三个傻瓜》里的兰柯最爱说的是: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而来。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人理想,有的人务实,理想的人一心要拯救世界,务实的人心怀百万富翁的梦想,这些都是人各有志的表现。但如果能走上精神层面,为自己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是最好不过了。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要经过很多年的沉淀,才可以实现财富的积累,所以毕业前夕和刚毕业的阶段,千万不要一心只奔物质去,当你能耐住寂寞把磨练扛下来,很多年后你会感受到精神信仰所带来的极佳回馈。

三、想到的事赶紧去做

常听人说: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更不会做了。虽然多数场合说这句话的人实际做出来的事让我不能理解或是觉得不妥,但它还是有可取之处。年轻是最好的资本,如果你想实现经济上的半独立或者独立,完全可以借着大学周末的时间去兼职一些你感兴趣的事,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就是满足上述第一条。但也别太累着自己,廉价劳动力也是要以健康的身体为保证的。如果你有好的创意和想法,不妨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个业,做点有趣的事。不要去担心资金之类的问题,当你有一份好的计划书,够有说服力的数据,自然会有人赏识你。如果你想表个白谈个恋爱,勇敢地去和他/她见面,勇敢地去爱——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趁你还有美好的校园生活,抓紧它。

四、永远都不要放弃学习

这句话是我本科时西方哲学课的老师讲的,他在学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拿出了一页纸,念给我们听他想说的话,最后一句是:不论如何,永远都不要放弃读书。毕业后一年里,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性,而且不仅仅是读书,更可以扩展到学习——学习如何工作,如何有效率地工作,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提升自我,如何突破瓶颈,如何获得永恒的快乐。在学校,身处一个几乎隔绝的环境,没有人会因为你搞砸了一个任务而辞退你,没有人会因为你太过强势而处心积虑对付你,没有人会因为你过分张扬而心怀恶意。心情不好于是不去上课,钱花完了于是打电话问家里要,这些情况只有在学生时代才可能存在,走入社会,没有人会为你的幼稚买单,你将为你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在这个过程里,哀伤、挫折、屈辱、崩溃随时会与你为伴,而你要做的就是去学习新的东西,通过它来了解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自己没有赶上变化的脚步,该如何才能从跌倒出爬起来继续前进。

曾经为了高考而进行的学习只是非常渺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学习,是在这么多年的培养后,所具有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你融会贯通地去接触新知识,成为一个多面手。大学是培养这个能力的最好时机,它是你真正将图书馆视为老师、主动学习的好时机。

 其实这四条还远远没有涵盖我想说的东西,比如:我建议本科生写自己的博客,心情记录也好,专业笔记也好,能坚持下来定有收获;我还想建议本科生大力加强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用一切方法接触国外的的教学资源,培养国际化视野,而不是只会用汉化的产品;建议本科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小事业,建议通过兴趣爱好去结交益友,等等。写到这里我突然很遗憾,遗憾我在读本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这么给我建议。所以如果我的建议能够给后来者一些参考,也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我当然愿意做那个跑在前面的人,给你们打照明灯。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不管做什么,在什么阶段,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本心的方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获得自由——自由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大学毕业后的这一年,我已经无法像曾经那样潇洒地顺应本心,因为有太多方面需要兼顾,但我的人生理想还是要做这样一个自由的人,我相信我们必先带着枷锁跳舞,才能在解开枷锁后成为飞人。

临时建筑的永恒之美

《君弘财富》专题稿  / 特约撰稿  徐颖

伦敦奥运从四年前的8分钟短片展示起,就一直饱受争议。对自己的私生活保护有加、不希望受到外界干扰的伦敦人对这次奥运并不买账”——在英国,你翻开报纸,几乎每天都有诸如奥运会能给英国带来多大好处?的评论,数量之多让人感觉到似乎本次奥运不是伦敦在主办。同时也有许多人把伦敦奥运会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较,从花费、民众态度、设计风格等各方面来了个大扫描。但终究这是伦敦的一件大事,即便它的奥运场馆不及北京壮丽、仪式不及北京难忘、伦敦人也很难动员得起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不同的——希望通过奥运会来改善城市建设现状的伦敦,正诠释着类似上海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不信,你看看它的奥运建筑。

触得到的节俭 伦敦人很能省钱,虽然各个奥运场馆看起来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然而他们仅用了24亿美元就完成了所有场馆的建设,其中使用了20个已建成的旧场馆,新建了14个场馆。而北京当年的花费是130亿美元,单单鸟巢的造价就高达70亿人民币。专栏作家安德鲁给出一个有些夸张的对比:英国政府花在奥运身上的钱,也就是中国人放一场烟花而已。

(图:水上运动中心)

由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水上运动中心造价为2.51亿英镑,虽然远超最初的7200万英镑的预算,但比起北京奥运它依旧是节约的。同时伦敦奥组委还选择在每年举行温布尔登网球赛的全英俱乐部举办网球比赛;足球比赛在拥有9万个坐席的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和拥有7.6万个坐席的曼彻斯特老特拉福德球场举行,这些非但没有为伦敦奥运增加财政负担,还把承载了体育迷们热情的历史延续了下去。而篮球比赛将在伦敦奥运会最大的临时场馆举行,这间临时篮球馆耗资4000万英镑,1.2万个坐席将在奥运会后全部拆除。伦敦还把奥运会比赛带到了市中心,占地1.4平方公里、17世纪开放的海德公园将变成铁人三项比赛的赛场。公路自行车赛将在连接白金汉宫和特拉法尔加广场的林荫路举行。 总之,能用现成的就不去花钱盖新的让伦敦不仅在奥运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记忆,更是在世界建筑史上拥有了环保、可持续的名声。

能拆卸的建筑 诞生了莎士比亚、弥尔顿、笛福、奥斯丁、济慈、狄更斯等一大批优秀文学家的英国,

最擅长把人文情怀融入每一个角落。饱含创造力的奇思妙想,在伦敦奥运会上大放异彩。本次奥运会强调奥运遗产的概念,首次引入可拆卸场馆的建筑理念——奥运会结束后,14个新建场馆中的6个临时场馆将被拆除,所用建材和其他设备将在英国其他地区重新使用。而另外8个永久性场馆也将成为伦敦奥运的宝贵遗产,服务于为当地的社区。

(图:伦敦碗)

位于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的主体育场——就是我们所说的伦敦碗,采用上阔下窄的设计,能让观众更近距离地观看运动员的动作。上层是55000个临时座位,加上下层总共预计可容纳8万人。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主要的田径赛事,都将在这个圆形场地举行。伦敦碗的设计最独特之处,是临时比赛场馆和可拆卸看台,这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伦敦碗将只留下25000个固定座位,成为一座中型社区体育场。伦敦奥运会场总设计师杰罗姆·弗罗斯特说:伦敦奥运结束后,被拆除可循环利用的座椅,比前三届夏季奥运会加起来的还要多。(图:篮球馆)

这样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建筑界广泛的好评,负责2012欧洲杯主赛场设计工作的曼哈德··格康在评价他的英国同行扎哈·哈迪德的伦敦奥运游泳馆时这样说:虽然给一个游泳池加上一对翅膀的理念显得哗众取宠,但奥运结束,翅膀里的5000个座位可拆卸的理念,还是值得推广的。融英国人文传统与现代环保建筑理念于一体的奥运场馆,可谓是本次奥运会最暖心的设计。

可持续的绿色

奥运场馆和设施的可持续利用是个普遍性难题,北京奥运的鸟巢在经历四年的后奥运经营,甫达到收支平衡,靠门票来维持收入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要收回建设成本仍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历史上也有其他的教训让奥运建筑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举办1998年长野冬奥会,日本政府投入190亿美元建造高速铁路等设施。奥运会结束后,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导致经济衰退,1999年就有211家日本企业宣布破产。这些前车之鉴是伦敦奥委会必须考虑的,他们一再向公众承诺,赛会结束后将不会给城市和民众带来过分负担。于是就有了这些附带创意的临时建筑,将开支缩减到最低。

不过,仅仅是省钱还不足以很好地利用资源,如何将这些建筑更好地为后人服务才是最核心的问题。伦敦碗设计师谢尔德在谈到临时建筑的永恒意义时这样说:运动建筑通常需要4050年后运作耗能才会超越建造耗能,因此要盖永续体育馆,最重要的是

减少建造期间的碳足迹,也就是少盖一些,能用1万吨钢就不要用10万吨,这样耗能就降低了10%,伦敦体育馆就是如此。有人说临时建筑会造成赛后缺乏奥运遗产,我不这样认为,奥运赛后遗产较无关建筑,而是城市本身:奥运公园才是主要遗产。

这番话无疑为伦敦此次的建筑正名,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这样一种可持续的理念。从可拆卸场馆,到减少垃圾排放、把250万吨土壤清洗后回填,甚至将一半花费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想必这是最触手可及的绿色环保了。伦敦大学学院环境可持续发展事务主管Richard Jackson表示,办一届环保的奥运会,关键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希望留下两份奥运遗产, 一份是我们建造的永久性实体奥运场馆,另一项是隐形遗产,即可持续发展的赛会理念。

反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曾经让英国享有日不落帝国的美名,同时工业革命也把伦敦变成果雾都。现如今的伦敦早已经摆脱了工业化城市的标签,伦敦也早已经不是钢筋和水泥充斥的都会,而因为此次奥运,伦敦的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我们欣慰地看到,奥林匹克公园正在成为城市之肺为伦敦居民带去欢乐和健康,当你走在伦敦的大街上,能看到与奥运场馆相得益彰的公园、绿地、河流以及广场,也可以看到成群的鸽子飞来飞去,没有比这更和谐的画面了。

在体育竞技以外,伦敦奥运会还展示了美轮美奂的英伦风情和英国人简约、务实的建筑理念,让造福于民的行为成为不朽——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就是如此。

时尚界之“老当益壮”

拉夫劳伦(Ralph Lauren),这位72岁的拉夫劳伦集团(Ralph Lauren Corp.)创始人、主席兼CEO,于当地时间26日续签了一份为期5年的合约,继续执掌拉夫劳伦集团直到201741日,即 2017财年结束。根据这个全新合同,拉夫·劳伦的工资上涨40%,达到每年175万美金,而现金收入的最大值从原先的1950万美金降为1350万美金。同时,他的薪酬奖励上涨22.3%3630万美金,而包括Roger Farah, Jackwyn Nemerov, Tracey Travis, Mitchell Kosh等在内的该集团总监们的最高薪酬补偿都比原先上涨10%左右。

这条消息绝不单单是向我们汇报一下拉夫·劳伦涨工资了,而是抛给我们一个信息:廉颇老矣,尚能饭。翻翻时装界名录,不难发现像劳伦这样年过古稀依旧活跃在世界时尚舞台的老爷子还真不少:三次获得服装设计界最高荣誉顶针奖的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拥有超强能力的跨界多面手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视时装为生存所需、无工作不生活的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我们很容易将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的坚持归结为热爱兴趣事业心,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是他们的生命”——就在今年41日,九十多岁的皮尔·卡丹亮相北京,在水立方带来一台主题为光之城的时装发布,他亲自操刀设计包括120套女装和60套男装的全部服装,并亲临现场和90多位名模共同完成时装秀。

除了这个新的五年合同让拉夫·劳伦成为新闻热点,还因为他设计的美国代表团在此次奥运会的服装而成为舆论焦点:不少美国人觉得贝雷帽的设计太不阳刚了。但时尚界却因之骚动了好一阵——因为这个设计让人们很容易想到约翰·肯尼迪,实在是非常的美国派!人们很津津乐道于拉夫劳伦的背景:出生于一个平凡的美国劳工家庭,踏入时尚领域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领带,尔后他争取到了设计领带的机会,大刀阔斧地为领带的外型做革新,扩大宽度、增加色彩,使得产品大卖并引领当时的流行风潮。这么看,有谁比劳伦更懂得设计出平凡人的梦?他最爱说的话是:我设计的不是服装,我设计的是梦想。配合着这句话,再看他设计的美国代表团服装,瞬间浮现出了美国梦的情愫。

有人说时装业是当下快消费的代表,甚至引导了一部分的快时尚,于是在这个领域里应该有更多年轻的声音跳出来,更新一下我们的审美与眼光。但也不乏有很多恋旧的顽固之人,习惯于老爷子们所带来的风格与品位。可能在某天某个秀场上,看不见那个被黑衣保安簇拥着的阿玛尼的蹒跚背影,我们反倒会若有所失地感到怅然;又或许某天ChanelFendi的设计里看不到拉格斐的作品,我们方感失落。对于这些品牌的习惯,是由于他们各自倒映着设计师的个性,这个性一如既往、贯穿始终、坚定不移、愈老弥坚——而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感吧。

中国的古话里有不少赞美老者的语句,姜还是老的辣就是最典型的一句。对于风起云涌的时尚业来说,此话正合适。老爷子们肯定比年轻人更适合游走于时尚圈,因为他们更懂得如何应对这个行业里的光鲜、势利、暗涌。虽然世界终究有一天要被后来者所主宰,但对于以拉夫·劳伦为代表的时尚界宝刀型人物,他们的成就与地位,正是他们永远的、不朽的商业价值。

反时尚的“前卫力”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618    /   特约记者 徐颖

当地时间64日,2012年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大奖 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CFDA)颁奖礼在纽约举行。有着时尚界的奥斯卡之称的该奖项已 经进行到了第50个年头,走上CFDA红毯的嘉宾无疑是被公认的潮流楷模。

本届年度女装、男装设计师大奖分别授予奥森姐妹 Olsen Twins)和比利·里德(Billy Reid);终身成就奖授予美国老牌设计师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 并由《Vogue》杂志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亲自颁发奖杯;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Rei Kawakubo)被授予国际时 尚设计师大奖,但因她正忙于自己的品牌在巴黎举行的男装秀而无法到场领奖。

不过,川久保玲的缺席并没有让人们忘记她的执着与前卫 ——她的独立与自我镌刻在她每一件作品上。她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气质、立体几何的设计模式、不对称重叠式的创新剪裁、利落的线条与沉郁的色调结合在一 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也许是未经科班训练所造就的天然个性: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年轻人追捧她设计的爱心图案,黑白两色的T恤永远是 夏日里最潮、最范儿的选择。川久保玲对黑色的偏爱深入骨髓,她习惯穿一身黑、留不对称的黑色齐肩短发。她说:黑色是舒服的、力量的、富于表情的。 而,也正因其对黑色极端喜爱,以及服装设计上的随意感,使不少人对这位前卫的日本设计师有些意见。

但我相信她的执着是靠谱的,在她 的作品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她像个不知疲倦的时装科学家,不断地把中西风格糅合在一起,调试出不一样的味道。从1973年建立公司起,她就一直在 为自己的服装实验而奋斗,永远创造着比流行时装超前得多的概念服装。她的意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堪称前卫的美国,所以才会在20年后大放异彩,让更年轻的 一代时装设计师们崇拜、向往、奉为信仰。

在时装业与商业热情联姻的时代,川久保玲仍保持着她反时尚的时尚,让我们发现了遮盖在 高级时装流行氛围外的氧气。在看似褴褛的布片背后,蕴藏着一种对自己的再认识。她说:我不喜欢现在的时尚界,太多人只想要便宜、快速、时尚的服装,每个 人的穿着都日趋一致,这会大大打击设计师的设计欲望。时尚界绝对不能缺少创造性,设计出能让人们引起共鸣的服装,这才是时尚。

这次,川久保玲作为日本设计师获得CFDA国际时尚设计师大奖,导演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代她领奖时幽默地说:我们都知道川久保玲的衣服有多棒,但看不懂的人只会觉得穿这些衣服的我们看起来像犀利哥……”

如今,时装业——包括CFDA也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前进,许多公司开始陆陆续续与之合作,时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这个人们喜欢将消费品变为时尚的年代,川久保玲所坚持的反时尚,不得不说是一股坚韧的、富有创意的前卫力。

我评2012上海高考作文题

我曾极端狂妄地说过一句话:没有我解不出的作文题。但是看到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我真的有中箭的感觉……昨天工作间隙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问我这个题目审出了什么?我匆匆看了一遍题目继续做别的事去了,脑子里思索着该怎么分析。第一反应是联想到拥有的都不珍惜之类的角度,这些常落俗套的主题永远都是保守型考生的首选——稳妥、不出意外。但我还有个强烈的感觉是:这题目是从哪里翻译过来的么?为什么陈述的句子里少了好多成分……

人的心里会闪过微光,但往往舍弃,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看到自己舍去的微光。

如果卷子上的题目真的就是这么表述的,我想说考试院老师真的太文艺了。也难怪,材料太多容易限制思路,材料少一点便于多角度发挥——但这次这个也太短了,没把话说清楚就结束了。

回到题目,首先进行关键词定位:微光。什么是微光?什么是人心里的微光?为什么舍弃微光?什么是天才作品里的微光?为什么人们舍去的微光到了天才的作品里?天才怎么得到微光的?这几个问题搞明白了审题也就有眉目了。可供使用的思路有以下几种:

1、基本层面: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到失去了才感到遗憾。这个所拥有的可以是一个好点子、一个恍然大悟、一份厚重的亲情、友情、爱情(写进高考作文请慎重)、一个让自己错失的机会,等等。

2、社会层面:天才未必是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也可以推而广之地定义为:懂得发现与利用微光的人。前阵子有张照片是一个马路清洁工带着自己的孙女在路边休憩、玩耍,脸上有着幸福的笑容,这张照片撼动了很多人,让很多人懂得平凡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含义。当我们因为追逐利益满足欲求而变得势利、浮躁的时候,很多珍贵的微光从心底流逝,我们不用辛苦地早出晚归清扫马路,但我们却不懂如何与家人沟通,如何珍惜感情。

3、自我实现的层面:这一层我每次一提,就被炮轰说帽子太大,但我还是那句话:就是有1%的天生作家型考生可以驾驭这个层面,就是有这部分考生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关心国家大事,懂得审视现实。全人类的关怀、人文关怀永远都是高考作文的万金油,但要是抹得不好容易变得很浮夸。在这个题目下,可以从艺术人文的角度来写,如果考生积累过一些这方面的素材那是最好的。众所周知,艺术与慈善联系很紧密,我们从画家的画里看到地球的某个角落有人食不果腹;我们从作曲家的音符里,听到当下仍有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孩子的嚎啕。我们对现状不满,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如别人的,而我们所舍去的正是另一部分人求之不得的。如何心怀感恩、保持平常心生活,是自我历练的旅程里永恒的主题。

昨天我写了一篇日志,写完后思考作文题,发现这篇日志可算是全文没有一处点题但又紧紧扣题的上海卷作文。不过用在卷子上还是得不了高分的,从结构和层次上都不适合作为考场作文,或许我可以再出一篇,叫做:如何把文章改成考场作文。这是后话了。

09年起我坚持每年都对高考作文作一分析,去年也因这些分析而有幸被赏识,到辅导机构兼职教学中高考语文。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欣喜也有无奈——多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实际中更多地与人文关怀挂钩,语文,本就可以分担道德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能加入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就更好,这比让学生机械背书要好得多。这又是后话了。

如果你感兴趣我前几年的分析,可以点击相关文章里的对应篇目。今年的中考作文分析届时也会在这里发布。

(完)

 

也谈「念名校而不得」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回想当年,颇多感慨。那时候以为这是世上最重要的事最难的事最苦的事最累的事最壮烈的事,也有着莫大的勇气去战胜它,用健康换成绩,熬夜到凌晨四点结果还精神抖擞去上课,觉得年轻真是太好了;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和喜欢的人发短信热络来热络去,或者看看课外书装装小资情调,那真是不可复制的时光——不用担心被谁批评,不用担心没有饭吃没有钱花,不用担心自己的狂妄会和残酷的现实碰撞得头破血流,还满怀希望地感到过了高考这个坎,人生就光明了就解脱了就自由了。

从小学起一路考入重点学校,一直带着的名校光环让小小的心灵充满了自豪的情绪。高考前以人文学科特长进入复旦自主招生的复试,而信心却在八个人文院教授的拷问下被打击得碎落一地。伤心的泪水解释不了很多事,解释不了为什么自己一意孤行转意报考了北京的学校,解释不了最终的名校情结怎么会就此成为一种心病。还以为自己很有能耐,以为爱可以很坚强,以为时间和距离都是浮云。踏上离家的旅程,人生轨迹就这样静悄悄地转变。不止一次地试想如果当初安心待在上海,凭着超过录取线四十分的成绩进入复旦,是否一切会变得顺利一些,是否美美的最初的悸动会成为一生的陪伴——而这些都成了试想而已。

前几天,看到豆瓣的一篇文章念名校而不得综合症》,颇有共鸣。八年前为了复旦而开始的努力,到今天竟可以成为一段如此长的故事。当初许下的诺言和心愿,师长们的期待和信任,在旁人记忆里或许早就消逝,而于我,它仍然是一个魂牵梦萦的心结。没想到离开家乡就读、选择商科,最终考研时会成为最恐怖的三跨考生,想要回到起点变得如此困难。考研失败的那刻没有任何情绪,静静地把消息告诉高中最爱的老师,一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我都支持你。瞬间打开泪腺的塞子,那一刻才深深感到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有多痛。后悔高考时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后悔不懂事的决定给那么多人带来了麻烦却不自知。

想要行走的路,一直曲曲折折没法到达,但是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有隐形翅牓。在北京的日子所付出的那些努力,收获的那些经历,是我目前人生里最最珍贵的回忆——在电台工作的时光、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前进的时光、在话筒后看着夜幕降临、在导播间安静地聆听,想象着声音通过信号传送到很远的地方,是否会有同样孤独或者欢乐的心灵,与我一起分享今夜的故事。外出采访,穿梭在北京的地下与地上,和优秀的人物交谈,触摸不一样的人生,至今想来像是一场梦——如果梦不醒,该多好。

虽然就读的学校也相当有名气,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财经类高校,然而这几年间还是因为没有读成心目中的名校而郁郁寡欢。在上海的同学们按着既定的路线,读上海的顶级名校、然后出国深造、成为海归,而我却独自走着一条特别的路,可这是当初是自己选择的,就算跪着也要走完。想家的时候哪怕乘12小时的硬座,也要买最早的火车票回家待几天,想念上海的一切,就算是遍地买得到的零食,也要揣几袋回学校。毕业了,回家了,上班了,上海的朋友出国了,北京的朋友在北京发展了,那阵子的孤独与寂寞,真是夹杂着许许多多的无奈与伤感。无法接受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转变,无法习惯每天没有大块时间静下心看书,就好像知识就此断层无法衔接,羡慕那些继续深造的同学,羡慕在名校继续风光的同学。最近流行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谈人生,回想起来通过那一年我真的够有资格。终于能理解古诗词里说的壮志未酬到底是什么含义——当我也终于郁郁不得志的时候。纠结于自己的学习履历里没有复旦大学这四个字,纠结于自己八年前的承诺没有兑现的时日。

最近和一些很多很多年未见的同学联系到、参加了一些初高中的聚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在名校就读的同学无一不带有一种高人一等的骄傲,可是他们的谈话内容却无一不有关学校社团、学生会、人际关系、学业情况、恋爱情况、或者就是说说人人网上的事,对生活有很多抱怨,少有人谈及一些人生层面、个人发展的问题。原以为名校能赋予他们更多的气质与涵养,事实却不是如此。原先清高的依旧清高、原先自恋的依旧自恋、原先碌碌无为的依旧碌碌无为,停留在学校社团的层面,以为这就是社会。回想起自己曾经中小学就读名校的感觉,何尝不是如此。然而最终还是在与现实触碰的时候摔得遍体鳞伤——这时候我突然非常欣慰,对自己早一步因没有读成名校而看清现实感到一丝庆幸。也许这就是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的原因吧,或者说——在学校是浪费时间。

最近的生活变得多彩起来,过去三年的苦闷与抑郁,渐渐有拨云见日的盼头。觉得自己总是在拥有的时候不珍惜,永远羡慕别人的,静下心来想想:原来梦想正实现,只我一人未发觉。感谢在过去的日子里来到过的酸甜苦辣悲喜交加,感谢让我伤到痛到的现实,这些在当时看来莫大的苦难,都是回望时莫大的财富;感谢一直陪伴支持爱护我的家人,这世间没有什么比你们更重要;感谢学生时代的好导师好朋友,感谢工作上认识的诸多好同事,感谢你们包容我的无知与狂妄,与我分享成长的喜悦;感谢今年认识的很多网络上与生活里的新朋友,你们个个都是我人生里的贵人;感谢曾经彼此深爱过却没有走到一起的人,因为你们,我才成为了更好的人。

本来今天打算发的文章是对上海高考作文的分析,却因题目迟迟不出来先发了这么多感慨——其实我本就是如此感性的人。

(完)

用好你的暗时间

这是一周一本书系列的第6篇。

最初是在豆瓣九点看到刘未鹏的文章,然后知道他有本书叫《暗时间》,一开始以为是本物理学方面或者文艺类的书,直到看了以后才发现是一本Geek随笔,大量的篇幅讲到了学习方法和自我提升的方法,对于在校生非常有益,对于已经离校开始混社会的人更是非常有益。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暗时间、第二篇思维改变生活、第三篇跟波利亚学解题,第三篇内容很专业,数学性很强,所以这篇文章就不赘述,而是着重推荐一下适合大部分人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钻研一下第三篇,特别是程序员朋友们。

每个人都可以有暗时间

有时候看书,很多人——包括我,只能说是书,用英文解释一下就是:look较多,read较少。之所以read才是读书的准确描述是因为读懂一本书的最重要环节是去思考与消化,有些书看起来常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有多深,表面上花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英语中的reason,而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是极其重要的暗时间,那具体来看,哪些时间是暗时间呢?走路、排队等车、挤地铁、吃饭、睡前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进行思考与消化你所读的东西,这些就是可以供你日积月累的暗时间,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这部分时间给你带来的收益有多大了。

这样的一种时间铸就了一类人:你与他/她同龄,甚至你比他/她年长,但是他/她却显得很全能,怎么会有人文章写那么好还是数学奥赛金牌得主呢?怎么会有人代码写那么好画画还那么在行呢?怎么会有人足球踢那么好针线活还做特棒呢?怎么会有人每天搞科研钢琴也弹得那么好呢?怎么会有人……怎么会有人懂那么多呢?!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

所以培养一个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赶紧去发现你的暗时间,并好好利用它。古人说的三上,也可以放在现代社会来运用。准备一些单词卡,等车的时候拿出来瞅两眼,或者准备一个口袋型的小本子,随身带着,把灵感及时记录下来。

刘未鹏在此章提出的几条原则非常受用,在此摘录如下:

  1. 高效学习最重要的两个习惯:1)迅速进入专注状态 2)长久保持专注状态(抗干扰)
  2.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3.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一些人能在某个领域有成就,与另一些人的区别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4.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5.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6.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学习习惯

这一点从上小学起就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的点。有的人预习了之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人注重复习从而达到了拥有良好基础的效果,这些都是学习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在进入大学后,包括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以下几条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好习惯:

  1. 读经典
  2. 做读书笔记
  3. 将思考变成习惯
  4.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5. 学习一项知识,问自己三个问题: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至于哪些是经典、哪些是心理学的书,到书籍类网站搜索一下,甚至能找到不少前人总结的书单,这些搜索技能也是必备的学习方法,当你对一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第一反应不应该是问作者要下载链接或者原文地址,而是应该自己去动手找一下,这是主动学习的第一步。切记:莫做伸手党。

时间和效率

有关争取时间和提升效率,有十条可靠的方法:

  1.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把万事开头难的阶段熬过去
    子渔注:这可以说是做所有事情的金科玉律,大多数人是三分钟热度,你想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去做那坚持不懈的少数派。知难而进是非常好的品质,当你还存有热情的时候,前进相对来说很容易,当你连热情都没有了的时候,就别想熬过这阶段了。
  2. 重要的事情优先
    子渔注:这是诸多优秀成功学书里涉及的原则,比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是GTD时间管理中重要的原则,安排你的日程时务必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放在首要位置。
  3. 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子渔注:虽然利用暗时间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并不意味你所有的学习时间都只能是暗时间。有大块的学习时间必须好好利用。这涉及到上文说过的专注状态,比如说,当你看一本书看到精彩的地方却被打断无法继续,那再拿起来看时就很难回到刚才的状态,又比如写代码,当你写得很顺利整个大脑都在为之运转的时候,突然被叫去开了个会,等你再回来的时候要进入刚才的深度思考状态实在是非常难的。
  4. 也要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子渔注:同理暗时间。
  5. 重视知识的本质
    子渔注:学习一门知识的关键就是摸清本质,只有知晓本质才能融汇贯通。
  6.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
  7. 抬起头来
  8. 退订rss
  9. 有时间吗?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
  10. 有时间吗?看本书吧
    子渔注:要坚信:遇到任何问题,找书去就行。同时,要勇敢地看英文原版书,多锻炼,就渐渐能很自如地读懂。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我亲身体验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然后我做的事就是将它写下来,而在书写的时候——有时是打字,惊讶地发现新的内容仍然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提纲只有几行字但是写起来一泻千里。

关于书写,《暗时间》里提出的几大优势是:

  1.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
  2.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
    能够用纸笔缓存思考的中间结果正是人类的理性之光能够走得如此之远的最重要条件。
  3. 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
  4. 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
    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把思考写下来让别人发现漏洞,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助益。
  5. 有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很多人不书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书写,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该写博客

这一点我实在太有共鸣了:写博客有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坏处。最初的时候博客是我的心情记录,渐渐转变成一个公共空间,现在正在朝更专业的博客发展。虽然形式变了很多,但中心要点还是一条:注重内容。我不止一次写到博客给我带来的改变和影响,也渐渐无法离开这样的一种表达形式。刘未鹏陈述的写博客理由与我不谋而合:

  1. 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际交流的方式也在改变。通过网络认识的人数完全有可能超越现实生活中的人数。特别是通过博客,在不知道外貌、背景等条件下,首先通过兴趣爱好、行文风格、文字层次来了解一个人,这样的方式应该说是更具客观性的。交流频繁了以后,和网友也能做到不打照面,就心照不宣;而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便利,也让与现实生活的朋友交流更为方便——来不及见面讨论,可以看对方博客上的观点先行了解。
  2.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所谓重度纸笔使用者的我,自然是对书写爱得要命。且不谈书法之类的话题,只是单纯的笔记与随录,也已是我的习惯。早就养成的边思考边动手写的习惯,让我能有很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写文章,在灵感不旺盛的时候,在纸上记下点点滴滴,在某一天,这些会突然连成线甚至,让行文变得很自然很流畅。
  3. 是最好的: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是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所以我也非常赞同用这个方法来检查自身的学习质量,当你没搞明白自己懂没懂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讲给别人听,听别人的反馈,或是讲给自己听,看能不能讲明白。
  4.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
  5. 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
  6.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7. 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当你的博客成型、有了固定的运营姿态后,遇到新朋友,便可大方地将它展示出来,别人对你的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那些世俗的、硬性的条件,而是能了解到一个更深层次的你,更饱满的你。

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有价值的博客

一开始的时候你是因为要写博客而去使劲思考和总结,指望给出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到了后来,就变成因为你习惯了思考和总结,因为你意识到书写是更好的思考,你就必须使你的想法成为文字。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除去一开始为了抒发心情而写博客,另一个让我坚持下来的理由就是对写作的热爱以及在生活中的郁郁不得志,故而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表达。而长期写一个有价值的博客,我尚在摸索中,不敢说它多有价值,但我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我的这个博客应该算是好看的。

从源头上来说,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且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这也是我一直相信的你只管追,莫问前程的体现,当你注重内容和过程后,结果自然就会达成。

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刘未鹏总结的四点是:

  1. 专业领域技能
  2. 跨领域的技能
  3. 学习能力
  4. 性格要素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性格要素是天生就决定的,但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后,发现这也是可以通过人生历练与阅历来改变的。前三者可以通过加强书本学习、听别人的经验来提升,而最后的性格要素则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所以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认识世界前,要首先认识自己。

书单

我把《暗时间》里提到的书列成了一张豆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结语

最后,用我一直信奉的T.H White的话来收尾:

治疗悲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学习一些东西。当你受到打击,经历挫折,从骨子里颤抖,看到你的世界被人摧毁,体验你的荣誉被踩进下水道,发生这些事情之后,你要学的只有一件事情。学习世事为何如此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唯一可以让心永不疲惫,永不疏离,永不后悔的事情。

伊迪斯·华顿的房子

编译自2012年5月23日《New Yorker》

小说家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是个对房子很有见解的人。她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和设计师欧登·柯德曼(Ogden Codman, Jr.)一起写的《房屋装饰》(The Decoration of Houses)。柯德曼坚持认为“房屋装修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两人都反对“粉饰粗俗”的装修风格。华顿以自己的名义在伯克夏郡的莱尼克斯镇建造了一座风格别致的庄园,这座蒙特山庄后来被看作是伊迪丝文学成功的标志以及作为一个独立女人的象征。她曾在给情人的信中写道,“果然,我更适合当个景观设计师而不是小说家,这里的每一处都是我的作品,远远超越我的《欢乐之家》……”

伊迪斯出身纽约豪门,是一位描述美国社会风俗、尤其是上流社会的杰出作家。她的作品非常畅销,四十三岁写就的成名作《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第一月就卖出三万本,一年卖掉了十四万本,这些骄人成绩让她在法国巴黎拥有两套豪宅,成为巴黎文学圈内著名的好客女主人。她常在作品中特意安排一些讽刺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拜金、粗俗习气的角色,并且喜欢通过描写房屋样貌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在《欢乐之家》的第一章,华顿描写了律师劳伦斯·塞尔顿(Lawrence Selden)的单身公寓,公寓里有“破旧的皮革椅”,“褪了色的土耳其地毯”和阴暗的阳台,看起来像个私人的绿洲。在最后,又描写了未婚女子莉莉·巴特(Lily Bart)的家,“除了能显示她一丝不苟的整洁习惯外找不出任何其他的个性的地方”。他们的屋子和当时纽约社会的众多单身男女青年有很大的不同——房屋坐落的地点、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房屋装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只有华顿才能读懂并运用自如的语言。

不过,《乡土风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才是她的在建筑方面的巨作。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姑娘恩黛(Undine Spragg)一步步跻身上流社会的故事——她的人生梦想就是进入上流社会。恩黛的情人希望她是浪漫的人,而没想到恩黛是个彻彻底底的庸俗“女商人”——“房子”是串联起恩黛从底层攀上上层社会的线索,而这些房子无一例外不是她通过战略形式的婚姻所得到的。她每换一任丈夫,同时换城市、换房子、换建筑风格——从褐色沙石筑成的房子搬进了豪宅。这些都是恩黛一次又一次错误婚姻的导火线——她认为大房子等于金钱也等于自由。

《乡土风俗》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在这俗气的画室里、红木制成并漆得光亮的护墙板上方,悬挂着鲑鱼色的粉红缎子,还有玛丽•安托瓦内特及朗巴勒王子的椭圆形肖像装饰。在华丽的地毯中央,一个镀金的桌子上的镀金的篮子里,有个墨西哥玛瑙石做成的、有着粉色蝴蝶结的手掌造型的饰品。要不是边上有本《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我真的没发现这间屋子有可以表明是给人住的迹象……” 就像华顿的山庄设计和她的性格有些类似一样,其小说同样也脱不了真实生活的投射。“丈夫和父亲在股市中失去财富”这个场景和华顿遭遇相像,但华顿表现得不如恩黛那么在乎。

余下的情节描述恩黛在这些由锦缎装饰而成的、监狱一般的房子里颠簸的生活,她不知道为什么这是错误的,全因为她对“什么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感到很绝望。去看演出是坐在包厢还是坐在正厅前排?写信是用高档的信笺还是普通的?是买新的珠宝还是戴旧的蓝宝石?当她第一次见她未来的姻亲家庭时,没有能理解表象背后的真实情况,这造成了她的悲剧。

书的最后一章讲到恩黛的最后一段婚姻,她看起来什么都有了——房子和金钱、稀有品、现代化的生活。她把房子装饰得跟她的裙子一样多彩,用真丝和天鹅绒的材料、加上有艺术感的镜子和戴面纱的台灯;她的梳妆室大得跟画室一样,还像模像样地挂了一些画。卧室褐色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个穿灰色天鹅绒的男孩,他的手搭在一条大狗的头上,看起来很有贵气很迷人,但看上去他也很失落与孤单——因为他可能某天回家后会找不到过去的痕迹,因为他的母亲会把它们粉饰一新。

你心中也有一束日光吗?

是一本带有美好标题、却谈论一个深沉的主题的书。早在2007年就买下了它,却在五年后的某一天,整理书架时才发现还没有读它。封面上那行“毕马威前首席执行官生命最后时光的感人记录”让人略微可以得知其内容,但放在五年前,我不会懂得毕马威的含义,不会理解执行官的含义,到如今,我有许多的同学进入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我才明白毕马威、安永、普华、德勤是哪一类性质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意味着什么样的责任。也时不时在新闻中听到诸如“又一名年轻的‘四大’员工因为癌症去世”的消息。于是此刻我来读这本书,似乎预先了解了很多、知道了很多。 

书中记录了主人公尤金在生命最后三个月的思想过程,回顾他一生的足迹与感动。当一个人能预知自己生命的终点,不再用那种明日复明日的心态来生活,要为剩下的日子安排有意义的事,尤金在书中说他是“幸运的”,因为如果他没有提前100天预知自己的死期,他还是会继续忙碌于准备商务旅行、开拓新业务、规划公司的未来。而这个“预知”让他决心重新制定计划来度过这三个月。

尤金说他有着非常好的快速调整人生航向的能力,源于在十四岁那年,母亲对一直深爱棒球的他劝导道:“你很有热情,能够成为一个不错的棒球运动员,但是你并没有成为棒球明星的天赋。”母亲希望他能保持住这样的热情,但同时走上发挥自我才华的应有之路。那以后尤金依然是棒球迷,但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发展道路,从而取得了成功。“不管自己高兴不高兴,这就是事实,我必须要坦然面对。……如果不慎驶入了错误的航道,我会马上改变航向驶向新航道,而不会有任何负疚感。我不会噙着眼泪回望来时的路,也不会带着忧郁彷徨走上新的征程。在我看来,明明已经不合时宜的事却偏要勉强,或者把明明是对但却难以承受的事强说为错,这些做法都是无益的。人们越是能够尽快地把我显示,效果就会越好。”带着这样的信念,尤金在接到“死亡判决书”之后,决心要迅速调整自己来应对新的波澜——从工作抽出身,认真领悟生命的真谛。书中讲到了尤金在得知病情后所写下的即将要做的事:

一直提倡要有不到目标不放松的韧性:确定目标、追逐目标、实现目标。
不停看手表和严格管理时间是我从前的习惯,现在必须要改变。
最后要做的事:稳妥地解决所有法律和遗产问题;结束一段段人际关系;追求简单;活在当下;去营造、也去迎接美妙的时刻和完美的时刻;开始向新生过渡;为葬礼做准备。
或许人真的要到了那个时候,才能明白要珍惜的到底是什么。匆匆忙忙地赶了一辈子路,却只执着于某一处的风景,而错过了真正的壮阔瑰丽的大好河山。在书里很多处出现了尤金对自己人生的审视与自白,在此摘录几句:

  •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我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我无力掌控时间,我也只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周围的世界。我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精力,怎样来分配精力,以及怎样用这些精力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 不幸的是,在商业世界里,衡量承诺的标准简化成了时间。通常而言,你是否对工作足够投入,就要看你愿意工作多少小时,就要看你要牺牲多少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要看你能够离开家为了某个客户漂泊在外地。承诺就变成了可信度,变成了要向世人证明你坚守着岗位,并承诺还会坚守下去。如果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那么你就证明了你的投入。如果你不愿意付出这么多的时间,那么你的投入程度就受到了怀疑。时间变成了惟一的衡量指标。
  • 我感到如果自己能够学会活在当下,学会体悟周围世界的美妙,那么我就会给自己赢得很多时光。而在我健康的岁月里,从来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时光。
  • 他们难以停下脚步,尤其是他们为当前的成功感到自豪的话,他们就更难回头了,因为他们一旦停下脚步,就感觉自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感觉自己重要并不代表你真的重要。
  • 不过,我要感谢这些挫折,因为它们让我再次明白,度过完美时刻的关键法则就在于:接受现实。完美时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品尝生活的各种滋味。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接受现实。
  • 在这样完美的一天,我的脚步渐渐放缓,最后步速趋近为零。不过尽管我移动的步伐如此缓慢,可是我依旧在追寻着阳光,追寻着太阳沉入地平线之前的最后的几缕霞光。日落西山,余辉散尽,世间的影子也随之消失。不过现在还有些许微弱的光亮,但已经不见影子的踪迹。迟暮过后,夜就会主宰世界。球场上只有你的身影,独自挥杆,跟努力地追寻着球的踪影。微弱的光线在我面前蜿蜒,此情此景更像是一幅画卷……

从这本生命遗著里,我从尤金身上学到的人生态度有以下几项:保持清醒,保持决断力,保持目标,保持宽容,活在当下,安于静谧,找到你的灵魂伴侣。并且,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最终会让你感到后悔,要珍惜眼前事,尽力把事情做好,只要你努力,这些就都在掌握之中。

不过,我也收获了另一个态度:在追逐梦想和满足自身欲望的道路上,我们一刻不停地在奔跑,跑得顾不上沿途的风景,跑得即使摔倒也要硬撑着继续——但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在追逐之外,有很多美好值得我们留意。切莫等到人生尽头,才想起要和家人共进晚餐。

如果你身边有迷茫度日的年轻人,或者是在四大工作的朋友,这本书都可以作为最好的礼物,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引航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