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的戏

读书的时候最最佩服那些书读得好,还有点儿小才艺的同学。这也可能是我不太追星的缘故——我老觉得唱歌好跳舞好的,读书多半不好。故,我喜欢范玮琪是有一个明智的原因的:人家是哈佛经济系的呐……当然,如果得知一个很有才艺的人有着非常牛的学业背景,我就会莫名其妙的对之好感倍增,倍增,倍倍增。所以,当今天看完这出《在变老之前远去》的话剧,在感动中听导演介绍主演们的背景时,我那种三八的、花痴的、对有才的好学生的膜拜之情不请自来。

托一个朋友的福,有幸在上海看了这么一出北京味儿十足的话剧,听到那标准的、带着一点儿糯糯的连音的京片子,我真是感动到想哭。这让我想起那许多个在北京的小酒吧和小剧场度过的夜晚,有着好听的民谣歌声,有着好看的剧,有着欢喜的人儿的时光。《在变老之前远去》讲的是支教老师马骅的故事,十多年前的一个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毕业生,在梅里雪山和青稞酒为伴,教书育人。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全上海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个叫马骅的人,议论他的事,议论他的死。这出话剧的导演邵泽辉是马骅的好友,他们约定好待马骅归来就把他的经历排演成话剧,马骅答应了,但却没有回来。

于是这出戏成为对挚友的一个纪念,一直演到今天整整五年,并且将继续。

在我这些学导演、当编剧的朋友里,我实在是不够文艺、实在是缺乏对影像和戏剧的解读能力,所以我好多次都特别不好意思地告诉人家我看不懂,或者大部分情况是我觉得啥电影都是好看的啥话剧都演得挺棒的。但是今天看完这出我“完全能看懂”的话剧,沿着它表达出来的那份“诗人的情怀”,我终于明白:戏剧或者影像这类表达形式,并不仅仅是换一种角度解读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告诉你在那些物质的表象底下,有一些叫做精神世界的角落确定又隐隐地存在着。如果你不在乎,它只是个角落,如果你在乎,它可能会成为你力量的全部。

两个男主角登场后,我有种奇怪的第六感,觉得这两人看着不像是专门学艺术出身的;三个乐手亮相时,我的第六感又跳出一些,觉得这三人看着不像是专门搞音乐出身的。说不上是为什么,就是一种感觉。但是渐渐这种本就不带偏见的感觉成了完全的赞许:演得真好,琴弹得真好。特别是两个吉他手,男的弹古典女的弹民谣,那指弹真是太厉害太娴熟太轻巧了,音色个个纯净清脆,不夹杂一丝一毫的瑕疵。

末了,导演向我们一一介绍了主创人员,文章开头的我那股花痴之情在写到这里时竟然再次汹涌起来。主角加乐手五人,一人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其余四人母校为北京大学:其中,一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一为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在读,一为北京大学俄语系毕业。你看,我的第六感一点都不赖,他们真的不是学表演出身的。介绍完后,主创又加演了一场音乐会,三位乐手的实力真的让人钦佩,改变过歌词的串烧带着一丝丝黑色幽默的感觉,太有料了。

我没有看过哪出戏,像《在》剧这般,演员能如此契合主题的意思。我们常评价一个演员的实力,是能演出他不曾经历过的人和生活,但我非常主观臆断地认为《在》剧的主角就在演他们自己这一个层次的人,那种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大多数青年一样有着对社会压力的迷茫,却选择与自己既定道路不一样的另一种生活和工作的角色。比如,清华建筑系硕士与导演的身份转换,化学系研发人员与乐手的身份转换,这些也许,本质上是现实与理想的转换。

年轻时我们都信奉“生活在别处”,很轻易地会放弃一份工作或者一段感情,或许会后悔和遗憾。但如果它能让你离另一种理想的身份更近,何不潇洒走一回,“在变老的步点踩下前远去”。

(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